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緬甸或成日資轉移新基地 日媒關注緬甸商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3 18:10:17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前幾天,在日本慶應大學經濟學院任教的好友在微博上寫道,“日本企業開始注視緬甸市場,全日空(ANA)已開通直飛緬甸的航班”。事實上,距離上次直航時隔整整10年。筆者回覆道,“這是日本國家戰略的一部分,lMF2012年東京年會期間,日本主導召開了專門的援助緬甸會議,日本將收獲外交與經濟的雙重利益”。

  新浪財經報道,出於意料的是,這一微博引發很多人不解。很多人詢問“緬甸真的那麼重要嗎?”、“緬甸是中國的後院,日本要展開爭奪嗎?”

  在回覆之前,筆者先翻看了下國內對緬甸的報道。出來的內容基本上均為緬甸“民主化”問題,在微博上輸入緬甸,對昂山素季的讚美和關注歷歷可見,她儼然已成為眾多追求民主改革的人心中新的“自由女神”。

  同樣地,緬甸也一直是日本電視報端關注的話題,昂山素季本人更是極為重視對日關係,她的父親昂山(Aung San)在領導反英殖民鬥爭之前,就曾在日本受訓,她1985年也曾在京都大學留學一年,繼時隔24年出訪了緬甸鄰國泰國,以及她再也熟悉不過的歐洲之後,她將下一站定在了日本,不久前她用日語向日本國內傳遞信息稱,“明年春季,想去日本賞櫻花”。

  但仔細觀察便知,同樣高度關注的背後寄托的願望是大不相同的,中國媒體和社會的關注更多地是借緬甸民主化來敦促中國盡快實行政改,而日本方面的關注則更多地是向企業界釋放信號,即“民主化之後的緬甸,可以進行大規模投資了”。

  與關注緬甸“民主化”相比,占據日本媒體版面的是緬甸蘊藏的無限商機,緬甸被日媒吹捧為是“亞洲地區最後的一塊天堂”、“最後一塊亟待開發的處女地”。

  緬甸真的有那麼好嗎?事實情況當然與日媒的報道有些出入,如今的緬甸堪稱是亞洲最貧困、軍管時間最長、文盲率最高的國家,在緬甸首都仰光市內的富人區內,居住的大多是中國人和印度人——中印兩國在西方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後仍對緬甸投資。

  但是,很多人或許忘記了,緬甸在軍政權控制之前,曾一度被視為是東南亞最具前途的國家。日媒報道稱,“緬甸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市場規模約6000萬人,在地政學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與投資排前三位的中、泰、韓相比,日本屈居第13位,日本對緬甸的投資只有中國1/60”。

  造成目前這一現狀的根源在於作為美國同盟國的日本在外交上奉行“對美協調”,自歐美決定對緬甸軍政權實施經濟制裁之後,日企並基本上停止了對緬甸的投資開發,甚至連直航的航班都停了。

  目前,隨著緬甸逐漸走向“民主化”,日企席捲重來將是大勢所趨。日本借助大手筆的政府援助和重量級的企業活動,正快速提升其在緬甸的影響力,紐約時報評價稱,“這讓人回想起上世紀80年代,日本在全球經濟實力處於巔峰狀態時到處大舉投資的情景”。

  緬甸經濟專家肖恩-特尼爾(Sean Turnell)評價道,“日本參與的程度和他們敏捷的行動,讓人不得不驚異”。的確,日本目前已經成為緬甸最大的債權國,就在今年4月份,緬甸總統登盛時隔28年首次訪日,日本則一次性免除緬甸近3035億日元的債務,而登盛則把緬甸重建的關鍵任務外包給了日本,其中包括緬甸最大的開發區——迪拉瓦港經濟特區的建設主導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