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民粹潮衝擊世界 最稀缺的是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7 08:37:23  


中國奮鬥精神切不可被不切實際的福利主義取代,中國對民權的把握一定要更加準確。
  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美國今天公布大選結果,無論奧巴馬和羅姆尼誰勝出,美國內外都沒有其國家政策會出現大變化的預期。美國的諸多問題也會依然如故,幾乎沒有人把問題的解決同大選聯繫起來。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美國大選上演了超級選票戰,再次把西方民主同爭奪選票做了形式上的綁定。它衍生了世界範圍內的流行政治規則:政治家要盡可能取悅選民,做各種許諾。選民的訴求不斷增多,承受力則越來越弱。選舉制度鼓勵了民粹主義,政黨和政治家們都逐漸成為民粹主義的俘虜。

  從民權的字面意義來看,發生這一切就是對的。因為把民權發展到極端,就是要讓每個人都盡可能實現利益大化。付出和吃苦變得很不合時宜,國家整體進步被置於相當次要的位置。

  這是世界性浪潮,中國的政治制度雖與西方不同,但也很難不受任何衝擊。不能說這些衝擊的影響只是負面的,對於曾經高度重視效率的中國來說,民粹主義衝一衝,未必不是修正的動力。 

  但西方對所有社會難題幾乎放任自流,政府幾乎放棄引領社會的責任,天天圍著選民的意見和選票轉,這必須引起中國社會的警惕。中國還有大量國家發展和民生問題有待解決,奮鬥精神切不可被不切實際的福利主義取代,中國對民權的把握一定要更加準確。 

  中國今天的情況總體上遠不如美國,但世界紛紛看好中國,普遍相信大約10年後中國經濟總量就可與美拉平,那將意味著中國的人均GDP接近美國的1/4。這樣的樂觀從哪裡來的?顯然是因為相信中國政策的連續性,相信中國社會治理能力的穩定性,他們認為中國的體制有能力克服面臨的各種難題,把國家帶向前進。 

  這樣的預期同外界對中國政治制度的否定性批評嚴重矛盾。或許也可以說,沒有一種制度是完美的,它們都問題重重。但世界普遍認定中國當前制度對發展是高度有效的,“好”與“壞”暫且不說,但這樣的有效性在當今世界很突出,也很難得。 

  說到底,當今世界最稀缺的不是別的,恰恰是發展。舉望世界,滿目停滯、衰退,很多發達國家對未來憂心忡忡,大量發展中國家嚴重動蕩。有人說幸福比發展更重要。這話沒錯,但只有在高速發展的社會裡才會有興致這樣說。如果失去了發展,整個國家的經濟走下坡路,焦慮彌漫社會,普遍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公平等其他觀念也是一樣的。它們非常、非常重要,並且已在我們國家被置於社會政策的首位。但經濟和社會的綜合發展是公平具有一定質量的前提。中國有過低質量的社會公平,比如改革開放前的那些歲月,但是誰想回到那個年代呢? 

  真正看懂美國大選對中國社會極其重要。那裡有好的東西,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但那裡也存在我們必須避免的“前車之鑒”。已經走進改革深水區的中國社會,需要有成熟的識別力。 

  中國崛起之勢已成,路走到一半。每條路上都有難題,換哪條路都輕鬆不了。我們要做的是克服自己的難題,當不再做其他任何幻想時,我們的決心和信心都會更加堅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