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巴以交兵,“鐵穹”揚名(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1 11:59:11  


“鐵穹”火箭彈攔截系統。
 
  基於此,以色列從2007年開始研發一種能夠擊毀來襲火箭彈的攔截系統。軍方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廉價、反應快、易於部署,官方綽號“鐵穹”則明確地宣示了外界對它的期待。該系統於2008~2009年完成一系列測試,2011年3月正式部署在以南部地區。

  截至今年,以色列已為“鐵穹”項目投入5.6億美元。據悉,每套系統的造價為5000萬美元,主要用於攔截“喀秋莎”和“卡桑”等射程在5~70公里之間的中短程火箭彈。“鐵穹”系統的每枚攔截導彈價值約4萬美元,來襲的簡易火箭彈造價幾百美元,兩者相差近百倍,有人據此認為這是“高射炮打蚊子”,得不償失。不過,以色列安全專家指出,一旦敵火箭彈落入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勢必造成重大傷亡,因此,打造“鐵穹”是絕對必要的。

  打得准、反應快、消耗少

  從技術層面看,讓以色列人自豪的“鐵穹”系統,採用的大多是成熟技術。它主要由雷達、控制系統、發射器構成。每枚攔截導彈長3米、直徑約15厘米、重90公斤、彈頭裝藥量11公斤、射程4~70公里,可有效攔截射程70公里內的火箭彈。

  “鐵穹”系統由移動發射車、戰鬥管理與控制系統和雷達三部分有機組合,最大的特點是高度智能化。其中,雷達類似眼睛,控制系統像大腦,移動發射車猶如拳頭。雷達探測到來襲火箭彈後,所偵測到的目標數據傳遞到控制系統進行分析,最後向發射車下令。從探測到目標,到發出攔截命令、摧毀來襲目標,整個過程僅數十秒,全由系統自動完成。

  “鐵穹”系統在偵測到火箭彈來襲後,能在不到一秒內根據彈道、天氣等條件綜合測算、判斷火箭彈的落點。更加智能化的是,“鐵穹”只對射向城鎮等高價值目標的火箭彈實施攔截,對飛往空地的則置之不理。事實上,這正是“鐵穹”系統關鍵性的技術突破:不僅能精確攔截目標,而且能有效區分來襲火箭彈的危險程度,使得其不會無謂地消耗彈藥。

  實戰中,“鐵穹”系統的三部分被部署在不同地點,間隔20公里以上,間接提升了生存能力;每套系統共有3輛發射車,每輛發射車裝載20枚攔截導彈。用以色列專家的話說,“鐵穹”可全天候同時應對多個目標構成的威脅,無論多雲、下雨、塵暴、霧霾還是在暗夜條件下,都能有效化解哈馬斯和真主黨的火箭彈攻勢,甚至連大口徑炮彈也能擊落。

  自從“鐵穹”開發成功後,其優異的技戰術性能就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關注。以色列也有意將這項技術賣給其他國家以收回投資成本,目前,美國、英國、韓國、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均已表示有興趣購買。其中又以美國的興趣最大,2011年5月,美國政府為以色列裝備“鐵穹”提供2.05億美元的特別援助,今年7月又追加了7000萬美元;防務界更是一直有傳聞稱,美國欲購“鐵穹”,旨在為今後駐扎在戰亂地區的美軍提供新的防護手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