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2年美軍全球部署難掩頽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4 09:26:46  


 
  從表面上看,美軍為重返亞太從部署態勢、武器裝備上都保持了強勢,但相比其鼎盛時期以及對手力量,美軍總體實力已開始相對“下滑”。

  2012年6月,帕內塔在香格里拉會議上宣布到2020年前,美國海軍將改變目前在太平洋與大西洋分別部署50%戰艦的格局,把60%的戰艦都部署到太平洋地區。調整相對比例看似驚人,但其實絕對力量卻基本持平。所謂美軍艦艇的60%,實際數量也不及本世紀初美國海軍的50%,甚至更少。

  去年,美軍在關島部署了9000人,今後還要向達爾文港部署2500人,這些部隊其實都是美軍原沖繩駐軍。而“咆哮者”、“魚鷹”、“F-22”、“瀕海戰鬥艦”本來就部署在亞太地區。美軍正在通過“拆東墻、補西墻”的數字叠加效果和高端武器前置部署的心理威懾效果共同造勢。

  美軍不乏頂級武器,但據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透露,美軍武器正在老化,且速度很快。作為主力戰機的F-15,有一半機齡超過25年,其戰略轟炸機、空中加油機機齡則分別超過34年、47年。雖然裝備了F-22,但卻一直問題不斷,也沒有經過實戰檢驗。

  一直以來,美軍十分強調盟友作用,在重返亞太戰略中,美軍加緊重拾島鏈封鎖的冷戰手段,但這種機械的戰線布局在擁有戰略打擊能力的對手面前,究竟有多大意義,還是個疑問。

  在第一島鏈南線,美軍已不再像冷戰時期那樣建設新的大型永久性基地,而是採取輪換部署或半永久性部署的方式,與盟友及夥伴國協作,通過接受臨時任務,參加聯合軍演、訓練和行動,確保夥伴國提供港口、機場和其他設施供其使用。

  實際上,美軍的主要作戰力量已經後撤至關島、澳大利亞一線,重點鞏固第二島鏈,然後通過武裝日、韓這兩個“馬前卒”來填充美軍戰略收縮留下的軍力空白。美軍越是對日韓軍售支持、技術扶持,甚至對日本島爭撐腰,越是反映了美國需要拉他們墊背。

  美國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南亞諸國也各打小九九。這個地區的一些國家,即使在冷戰時期,也沒有單純倒向美蘇任何一個集團。平衡牟利、兩頭通吃對他們來說利益最大、風險最小。在2012年的東盟峰會上,雖然美國撐腰菲律賓反覆起“刺”,但多數國家對領土爭端都採取了避而不談的做法就是明證。

  而且,美軍的力量滲透與美國的普世價值傳播往往是同步進行的,而這些國家或多或少都與美國關注的所謂獨裁、人權、宗教、意識形態,甚至核武器等“敏感問題”沾邊,而且很多國家都存在反政府組織,美國在東歐的“顔色革命”、在中東的“輸出”模式更讓這些國家的當權者對美國心存忌憚,誰也不敢肯定自己的國家是不是下一個埃及或利比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