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緣何頻頻向緬甸軍方拋出橄欖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5 00:45:51  


 
  而對緬甸而言,無論是國內改革開放,還是向外擴展國際空間,都需要結束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近年來,緬甸致力於推進政府轉型、政治改革以及民主進程,實現民族和解,促進經濟發展。尤其是2011年3月吳登盛擔任緬甸總統後,進一步加強改善與美國的關係。與美國建立包括軍事合作在內的兩國關係,既有利於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又有助於在處理國際事務中擁有更多戰略回旋餘地。

  實際上,緬甸在與美國關係的改善中得到了立竿見影的回報。美國對外援助機構——國際開發總署將在今後兩年向緬甸提供1.7億美元的援助。緬甸能夠獲任2014年東盟輪值主席國,也與美國的支持有著密切關係。

  但美緬軍事合作深受兩國政治、外交關係的制約,其中仍存在若干不確定性。美國提出,有關兩國軍方關係正常化的進展必須以人權狀況的改善為前提。西方國家認為,緬甸武裝部隊長期鎮壓邊境地區的民族組織,許多退役和現役的緬甸軍官仍在美國政府的“黑名單”上。另外,雙方軍事合作在諸多問題上缺乏透明度,未來這種合作將以何種方式進行、最終將持續多久,還不甚明朗。

  由於地緣關係,緬甸與中國西南邊疆的安定密切相關,與我進入印度洋的貿易通道密切相關,美緬關係改善背景下的雙方軍事合作,不可避免地會對中緬關係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並在某種意義上擠壓中國的戰略空間。美國在中國周邊擴大軍事存在,進一步加大了我國家安全的壓力。而緬甸主動尋求與美國軍事合作,也折射出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周邊國家對中國的疑慮仍然存在。

  但更要看到,中國是緬甸的重要鄰國,目前已躍升為緬甸最大投資國與第二大貿易夥伴,中緬雙方有著巨大的戰略利益共同點。在地緣政治和現實利益的綜合作用下,由歷史文化、地緣政治、經貿聯繫、胞波情誼所構成的中緬傳統友鄰關係,被外力劇烈撼動的可能性不大。

  包括緬甸在內的周邊國家是中國的主要戰略依托。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更加靈活主動地處理同周邊國家的關係,在走出去的同時充分尊重他國的意願及權益,努力實現互利雙贏。同時,也應該對未來十年戰略機遇期可能面臨的嚴峻挑戰,有著更加清醒的認識。只有未雨綢繆,對各類複雜情況預有方案、預先準備,才能確保在有事之際從容應對,並有效規避可能的風險與損失。(作者:釋清仁——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