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莫讓編制壁壘消解了朝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6 15:22:13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死在編制裡”的表白當然是一種偏執,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編制壁壘帶來的焦慮。
   
  日前,哈爾濱環衛系統招聘的448名環衛工人中,包括7名研究生。在大學生豬倌、碩士城管等屢見報端的今天,研究生環衛工並不算稀罕事。然而,這種現象反映的某種社會心態值得關注。一個應聘失敗的研究生甚至吐槽:“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制裡。”

  對此,人民日報刊發評論文章稱,誠然,就業選擇是個人自由,掃大街也是為社會服務。可讓人們不解的是,那邊廣州部分環衛工人因低薪上訪,這邊哈爾濱的環衛崗位又讓大學生們青睞有加,原因何在?

  恐怕,主要還是待遇上的差異。北國冰城的環衛崗位,戴著事業編制的“帽子”,有著本地戶籍的“本子”,還有轉為公務員的“路子”,含金量不低。而那些廣州環衛工人來自保潔公司,與編制外身份相匹配的工資福利委實不高。同是“馬路天使”,待遇大相徑庭,其原因正在於編制。

  文章稱,這種差異,正是編制誘惑力的一個縮影。在不少人眼裡,不管是事業編制還是公務員編制,都意味著收入的旱澇保收、社會保障的有力兜底。與自主創業、職場競爭、打工生活相比,“編制福利”仿佛一張安穩舒適的溫床,不僅帶給人利益上的實惠,也有精神上的穩定感。

  年輕人是一個社會創新創造的生力軍,理應身懷高遠理想、奮鬥激情,沒有理由在青春歲月就過早地追求安穩。“死在編制裡”的表白當然是一種偏執,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編制壁壘帶來的焦慮。社會生活中,以編制劃線,正式工、合同工、臨時工等不同身份,在收入報酬、社會地位、上升通道方面的差別客觀存在。在宏觀經濟複雜多變、非公企業等“就業海綿”不太景氣的形勢下,這些差異帶來的導流效應更加明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