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日本會第三次打斷中國現代化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3 00:04:01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近代以來,日本近乎中國發展的克星,曾經有兩次重要的發展機遇,都因日本而中斷。現在是中國第三次重啟現代化,經過改革開放34年的發展,中國又進入到一個關鍵點位,我們會第三次栽在日本手上,被迫中止現代化進程嗎?

  環球時報文章稱,1861年,中國在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打擊後終於醒悟,開始向西方學習,史稱“洋務新政”,或“同光中興”。之後幾十年,中國的經濟構成發生巨變,近代化工業基礎逐漸成型,新興中國資產階級緩慢成長,中國的政治架構尤其是法律、制度經過調適,也在向世界靠攏。一個全新的中國可期,世界各國以平等身份待我,並非遙不可及。

  然而,就在中國依照自己的規則按部就班前行時,士大夫階層、軍方鷹派開始自滿輕敵,中國在洋務運動33年時改變了韜光養晦的既定政策,為了朝鮮的未來與日本大打出手(甲午戰爭)。短短幾個月,清軍原形畢露,“同光中興”的神話消失得無影無蹤。

  北洋水師的慘敗讓中國人痛定思痛,以為都是先前“中體西用”惹的禍。於是,中國在1895年改變了幾十年的發展方略,轉身向東,追隨日本,進入“維新時代”。此後,維新、新政、君憲、憲政,再君憲,不一而足,其實都是亦步亦趨模仿日本。

  歷史無法判斷中國在1895年的轉向是好還是壞。假如我們不再以“線性進化論”去分析歷史發展,應該承認中國被迫中止洋務新政實在可惜。假如中國在1894年不為朝鮮前途與日本開戰,假如中國在那時聽聽北洋大臣李鴻章、兵部大臣孫毓汶等人的反戰理由,聽聽國際上各大國對中日關係的看法,想盡一切辦法避免戰爭,中國繼續沿著“中體西用”的第三條道路走下去,再有20年,中國會是什麼樣?

  剛開始洋務時,中國只學科學技術;10年後隨著中外貿易、投資擴大,接受了萬國公法原則;再10年,中國也在討論政治改革的可行性、可能性。如果按照這樣的步伐走下去,中國可能也不會落後世界很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