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就是在世界軍事轉型的大背景下,特別是預警機在局部戰爭中的表現,以及當時的國際和周邊環境,軍方更加迫切需要作為信息化武器裝備的預警機,因此在90年代初,國家就決策重新開始研製工作。
記者:您曾經聯合十幾位專家聯名上書請求自主研製預警機。您還提出,要研製出世界領先的預警機。當時國家決定立項研製預警機,是不是很不容易?
王小謨:是的,這時國家要上預警機,我們也已經有了十幾年的預先研究基礎。但這麼大的工程,國內沒有搞過,很多人擔心自己能不能搞成。我們十幾個專家,向上級領導陳述了我們自己能干預警機的理由和決心。
記者:對外合作不順利,甚至最後外方單方面中止合同,這給我們的預警機研製帶來什麼影響?
王小謨:對外合作的中止,推遲了我們國內裝備也就是用上預警機的時間,但卻加快了國內自主研製的步伐。
我們當然可以從國外買,省時省力,但是一旦戰爭真的爆發,國外只要卡住幾個配件,我們買回來的預警機就用不了。所以,中國一定得有自己的預警機才行。外國人能做的,我們中國人一定能做到。我們不但要研製出預警機,而且還要研製出世界領先的預警機。
預警機要集成很多技術,是非常難的;把眾多的電子設備集成在一個飛機上,是完全自己摸索出來的
記者:您曾經提到,客觀地講,我們在對外合作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王小謨:是的,比如對規範的尊重。預警機的雷達上有一個核心組件,在合作的過程中由我們自己製造。以前,我們造電子產品很簡便,很多時候手工作坊的痕跡很重,好像拿個烙鐵焊幾下就成了。但因為沒有工藝規範,從張三換成李四就不一定能做出來;即使第一個做出來了,第二個就不一定做出來。外方對我們的要求之嚴,可以稱之為“吹毛求疵”。最簡單的一個盒子的倒角都有明確的規範要求,過去我們從來沒有這樣要求過。所以,一開始很費周折,工人師傅們都很生氣,私底下罵我們是“賣國賊”,說為什麼要遷就外國人。開始我們做好了交給對方,外方認為我們沒有達到要求,退了回來,說必須按照他們的要求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