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軍事示強頻頻出招 有何玄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2 11:07:05  


 
  近年來,“右傾化”的趨勢在日本猛踩油門。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國內的政客們往往以民主為借口,以民粹主義的方式,動員著民間存在的右翼力量資源。有專家認為,此次的擴軍示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安倍為了取悅中右傾向的支持者,迎合日本右翼力量,夯實自己的政治基本盤。 

  另一方面,日本經濟社會這些年在各方面都缺乏活力,表現欠佳。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稱,日本政府債務餘額與GDP的比率已超過200%,債務現狀的緊迫程度甚至超過了戰爭時期。韓國《朝鮮日報》稱“倒退氛圍在日本社會蔓延”。這樣的社會現實又反過來給日本右翼思想提供了成長的土壤和表演的舞台。極右輿論大肆宣揚擺脫戰後體制、摘掉戰敗國的帽子、使日本成為“普通國家”等言論和主張,以轉移國內注意力。這樣,本次國防預算的提高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結果了。 

  地區安全添變數 

  去年底,主張修憲和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日本自民黨總裁,“保守的鷹派”——安倍晉三以絕對優勢在這場比“右”的國會眾議院選舉中勝出,再度當選首相一職。“亞洲最不想要的危險的民族主義新內閣”,當安倍宣布了他的內閣名單後,《經濟學人》雜誌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安倍上任不久便增加國防預算,推行擴軍政策。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此舉凸顯了新任保守派政府更加強硬的路線。儘管此次國防預算增幅不大,但仍象徵著安倍政權在軍事政策上尋求更大範圍的改變。”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安倍政府打著要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旗號,但其表現出對一系列右翼政策的追求,還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憂慮與不安。 

  從“放話”要對反省日本二戰罪行的“村山談話”進行重新表述,到副首相麻生太郎在緬甸祭拜二戰日本侵略軍墓地,再到如今的防務預算的增加,有日本媒體認為“安倍內閣上台之後一系列否認歷史,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密集動作,將根本上改變戰後日本,在東亞地區製造緊張並致使國際社會用可疑的眼光看待日本”。如果向右奔跑的日本刹不住車,將會成為亞太地區安全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給地區和世界帶來巨大的危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