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西方媒體為何炒作中國反衛星試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4 09:18:06  


 
  美國開發反衛星導彈,是在和前蘇聯“比武”。前蘇聯的反衛星武器同樣從核武器起家,但1961年前蘇聯就開始發展名為“衛星截擊者”的精確反衛星武器。據稱這種攔截器重達1.4噸,有效攻擊半徑大約1公里。前蘇聯從1967年10月開始,進行了大約20次“衛星截擊者”測試,並最終擊中了目標衛星。

  美國1976年開始研製航天飛機的時候,前蘇聯感到了極大威脅。他們認為美國的航天飛機是一種能躲避反衛星武器攻擊、對莫斯科實施戰略打擊的空天武器。前蘇聯決定重新啟動“衛星截擊者”的改進工作,但相關研究卻慘遭失敗。1983年前蘇聯首腦宣布中止所有相關測試活動。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美國卻在熱炒前蘇聯所謂先進反衛星武器的同時,啟動了ASM-135的研製並獲得成功。相比美國,前蘇聯反衛星武器在種類上毫不遜色,粒子束攻擊、激光致盲、機載反衛星導彈等項目應有盡有。只不過前蘇聯自己沒有能撐到最後。

  實際事例

  中國試驗僅僅開始美軍早已箭在弦上

  2007年1月,中國進行了首次反衛星武器試驗。2010年1月中國又進行了首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這兩項試驗,可以說是中國繼兩彈一星後,在戰略級別武器上取得的新的重大突破。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的反衛星導彈,是從地面固定陣地發射,威懾作用大於實際作戰意義;而美國上世紀80年代進行的反衛星實驗,則是從空軍F-15戰鬥機上發射。

  美軍最近一次反衛星導彈亮相,更不是簡單測試,而是一次軍事行動。“USA 193”衛星是美國2006年12月發射升空的一顆間諜衛星。發射升空後與地面失去聯繫,成為一顆失控的衛星。此後,美國政府稱它會在數周之後墜落地球,並稱衛星攜帶了劇毒燃料,如果發生洩漏,會對人體安全構成極大威脅。2008年2月14日,美國五角大樓正式表示,將用一顆導彈摧毀該衛星。2008年2月20日,伊利湖號導彈巡洋艦在太平洋發射一枚“標準-3”型導彈擊中了海平面上空133海裡處的該衛星。大部分衛星碎片在24至48小時內墜落,而餘下的在40天內全部墜落。美國這次擊毀衛星,距2007年中國反衛星導彈測試,已經過去1年1個月零3天。外界普遍認為,美軍這次反衛星作戰行動,就是針對中國2007年的反衛星試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