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將在奪島登陸中扮演重要角色。
|
當首波兩栖戰車接近海岸時,後面的戰車攻擊波次也要依序到達車船航道,各個波次都由8輛兩栖戰車實施。乘首波兩栖戰車登陸成功的尖兵都是步兵(120餘人),主力為步兵小隊三個(約90人)、迫炮班1個(81毫米迫擊炮4門),他們負責控制登陸區,掩護後續波次登陸。從第二波到第四波都間隔三分鐘到達登陸區。河津幸英認為,如果突擊登陸能進行到這一步,登陸場的安全性就相當高了。然後需要將坦克和後續部隊運抵灘頭。
儘管設想得很美好,但河津幸英承認,在“尖閣有事作戰”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兩栖輸送平台方面,自衛隊和中國軍隊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特別是在船塢登陸艦和兩栖突擊戰車方面差得很遠。
他舉例說,海上自衛隊僅有三艘標準排水量8900噸的“大隅”級兩栖運輸艦,儘管它們有全通甲板和船底塢艙,可搭載直升機和氣墊登陸艇,但本質上是平時運送人員和車輛的運輸艦,沒有設置直升機庫及維修設備,無法實現直升機的往返登陸,加之該艦貨物吞吐量有限,根本無法勝任正宗兩栖艦的角色。他認為,要進行島嶼登陸作戰,就必須建造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其代表就是中國海軍迅速列裝的071型船塢登陸艦。他建議,自衛隊需要盡快引進噸位與071型船塢登陸艦相當、可搭載一個陸戰大隊(陸戰營)和一個戰車大隊(坦克營)的大型登陸艦,而且為確保平時有一艘隨時能用,至少需要部署三艘。
河津幸英說,除登陸艦之外,自衛隊還缺乏搶灘和岸上縱深作戰急需的兩栖突擊戰車。現在日本連一輛野戰用水陸兩栖運輸車都沒有,與長年進行渡海作戰準備的解放軍相比劣勢明顯。儘管防衛省決心向美國採購AAV7A1兩栖戰車,但在河津幸英眼裡,AAV7A1遠算不上“理想的兩栖車輛”。該車原型誕生於40年前,不但防彈性能欠佳,而且水面浮渡時速僅為13公里,“根本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報道稱,解放軍已列裝先進的ZTD-05兩栖突擊炮。該系列戰車採用和中國99式主戰坦克相同的1500馬力發動機,水面時速達40公里。此外,日本自衛隊尚缺少低技術含量但又十分重要的登陸舟艇。目前自衛隊共有6艘氣墊登陸艇,可是簡易的通用登陸艇、機械登陸艇等卻一概沒有,搶灘登陸能力堪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