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國有跨過“核門檻”潛力 日本水平更高一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4 08:54:49  


 
  曾秘密試驗鈾濃縮

  美國政府對韓國要求進行鈾濃縮活動充滿警惕,認為在朝核問題解決有眉目之前,不允許韓國對使用後的核燃料進行再處理。美國擔心如果韓國在後處理過程中得到鈈,就有可能以此為原料進行核武裝,因此通過原子能協定禁止韓國擁有後處理權。其實也難怪美國這麼警惕韓國有關核武的任何嘗試,韓國的老底兒也確實增加了美國的疑慮。上世紀80年代,韓國就成功進行了從磷酸鹽中提取鈾氧化物的試驗。2000年初,韓國原子能研究所以AVLIS方式暗中進行了三次鈾濃縮試驗,試驗獲取的0.2克鈾的平均純度為10%,最高為77%。2004年9月,當時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不顧韓國政府的威脅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了該事件。在隨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中,韓國政府解釋稱,部分科學家出於學術上的好奇心進行了試驗。美國政府對此也大為光火,有人主張將該問題提交聯合國,但最後被壓下來。 

  有韓國媒體認為,從經濟角度看,韓國建設自己的鈾濃縮設施並不划算。建造一套完整的濃縮鈾設施可能需要上百億美元,而使用進口鈾的話,一年幾億美元就夠了。日本雖然擁有再處理設施,也依賴進口鈾。因此,有分析認為,出於經濟利益而進行自主鈾濃縮只是一種借口。韓國《東亞日報》在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後的報道中宣稱,韓國核能發電技術處於“世界最高水準”,也掌握著利用天然鈾製造出核燃料的技術,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製造核武器並非不可能。 

  東北亞會否陷入核對峙? 

  西方專家認為,一國要製造簡單而適用的核武器,應具備五個條件:一是掌握核反應有關理論;二是掌握核武器裝料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三是具有製造核武器和試驗核裝置的技術設備;四是擁有足夠的核裂變材料;五是願意拿出必要的財力物力用於發展核武器。頭三條幾乎是具有一定工業能力的國家都能夠做到的,因為公開的文獻早就把許多核反應堆和核武器方面的技術公諸於世。但想要發展核武器,最關鍵是要有足夠數量的武器級核裝料,像韓國這樣擁有發達的民用核技術的國家已具備跨過“核門檻”的潛力。 

  日本核技術研究與開發水平則更高一籌。日本以和平利用核能為名,大力開展尖端核技術研究,比如常溫、高溫的核聚變研究、快中子增殖研究。這些研究項目都是製造核武器的技術基礎。日本還以民用核電需要為名,大量收購、儲存核原料,並大力建設核廢料再處理回收工廠,便於回收和提純核廢料。一項美國軍方的評估報告稱,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就具備每年製造最多30枚核彈的能力。更為激進的觀點認為,日本可以在數個星期內製造出核武器。國際核問題專家凱裡在《核武器常見問題解答》一書中提到,到2000年,日本的分離反應堆級鈈存量達到55噸左右,這些鈈足夠生產1萬個核彈頭,超過了美俄在《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承諾保留的核彈頭總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