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瀕海戰鬥艦曝大量漏洞 部署亞太象徵意義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6 11:16:51  


資料圖:美軍“自由”號瀕海戰鬥艦。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3月1日,美軍新一代瀕海戰鬥艦首艦“自由”號啟航,前往新加坡開始為期8個月的首次海外戰鬥部署。此前,美軍曾披露未來將在新加坡部署4艘瀕海戰鬥艦,“自由”號按計劃將從3月起以新加坡樟宜軍港為主要基地,在相關海域遂行海上安全維護任務,並將參加國際海事展及多項雙多邊聯合演習。

  新華網報道,瀕海戰鬥艦是二十一世紀初美國海軍“由海向陸”戰略轉型的產物。轉型,為的是應對越來越大的所謂“近海挑戰”,以解決對陸火力支援,淺水地區反潛、反水雷作戰,輔助特種作戰,應對非傳統威脅等問題。

  “自由”號部署新加坡的戰略背景是美軍戰略重心東移,“重返亞太”。從軍事形勢上看,瀕海戰鬥艦進駐新加坡直接體現了美軍的戰略意志。馬六甲海峽是美軍宣布必須控制的全球16個重要海峽水道之一,新加坡則是扼控馬六甲海峽的關鍵節點。從這個意義上看,“自由”號的進駐必然對南海的戰略環境產生一定的牽制性影響。

  瀕海戰鬥艦的設計初衷是前出至“對方”近海發揮戰略作用。新加坡周邊,不論中國南海還是西印度洋海域,都屬於淺水近岸區域,這恰恰是適合瀕海戰鬥艦發揮作用的地方。美軍以造價較低廉的瀕海艦艇替換費用高昂的航母及兩栖戰鬥群,以極小的成本換取了極大的戰略利益,非常符合美軍當前既要縮減經費又不想放鬆海上霸權的打算。 

  然而,瀕海戰鬥艦並非萬能。一方面,瀕海戰鬥艦之前曾曝出大量在基礎設計、工業細節方面的漏洞,美軍對其能否勝任使命任務仍存疑慮。如今將其部署至新加坡,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為了檢驗近海戰鬥艦的作戰能力,也希望摸索該艦的艦員輪換制度和維修保養計劃。另一方面,瀕海戰鬥艦作為小型海上力量,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地區的戰略力量格局,特別是在美軍縮減經費、收縮防線的大背景下,其象徵意義恐怕大於實際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