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華人為學中文各顯神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9 10:05:12  


華人家長和孩子參加雙語故事會。
  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隨著中國崛起,越來越多的華人從過去為了融入美國主流文化而不願說中文,逐漸轉變為熱衷於學習中文。有些華人甚至為了讓孩子上中文浸入式學校而舉家搬遷。

  據《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報道,該報的華裔記者常辛迪(Cindy Chang,音譯)幼年時隨家人移民來美。當開始上學時,她很不情願說中文,因為全班只有她一個亞裔,她覺得說中文很格格不入。於是,父母同意了常的做法,家里也只說英文、用刀叉。

  常稱,那時“全球化”的說法還沒發明,移民都希望能融入新文化,而非繼承原文化。那時很多華裔家庭和常家一樣,並不逼迫孩子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常上大學時認識很多華二代學生,他們甚至不會寫自己的中文名字。

  而如今,隨著中國崛起,甚至一些自己中文都說不地道的華二代移民,都要求子女學習普通話。對雙語教育的熱情不僅限於華人虎媽,也不限於雙華裔家庭。 

  現在的華裔孩子,不再逃離周六的中文浸入式課程。在以多文化著稱的南加州,在家中說原籍國語言已經司空見慣。

  在亞裔占人口多數的聖馬利諾市,雙語教學成為大熱產業。克洛威爾公共圖書館(Crowell Public Library)周六雙語故事會的創始人穀(Vanessa Koo)見證了時代差別。二十年前她兒子成長的年代,多數華人家庭對雙語教育並不感興趣。而現在,每個周六都有二三十個孩子來雙語故事會學中文,其中多數是華裔後代,也有一些孩子來自單亞裔家庭。

  與過去不同,現在很多亞裔家庭都迫切希望保留住本國文化根基,讓自己的孩子在國際就業市場占據有利地位,這些移民子女從小就在特設的雙語和雙文化環境中成長,而非自由發展。

  常現在是《洛杉磯時報》的一名中文採訪記者。她稱,自己的一個朋友甚至雇傭了只會說中文的保姆照顧她兩歲的兒子,保證孩子能在關鍵的語言學習期接觸到中文。

  參加雙語故事會的一名華裔媽媽梅(Joan May Lamond)稱,她為了讓孩子能參加中文浸入課,特意搬家到帕薩迪納市(Pasadena)。她的老公雖不是華裔,但對這一決定很支持,儘管上班路程因此更遠了。

  梅自己的中文也僅是五年級水平,但她盡量使用中文來跟兩個孩子交流,並下載了很多中文學習軟件給他們使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