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俄日布局全球能源版圖添變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8 09:48:41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從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適用範圍不斷擴大,到頁岩氣和可燃冰等新能源的開發,全球能源新格局正初露端倪。有經濟學家也認為 ,未來10年,誰發現和擁有新的能源,誰就將主導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

  美國:頁岩氣革命難被複制?

  證券時報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在伊利諾伊州發表其連任以來的首次能源政策講話,奧巴馬強調了替代能源的重要性,並且鼓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此外,奧巴馬計劃在未來10年抽出20億美元作為信托基金,用在美國的先進電動汽車電池、生物燃料與氫燃料電池等研發上。“想像一下,當中國、德國、日本繼續對新能源進行投入時,我們卻什麼都不做,這樣會錯失很多機會。”奧巴馬如是說。近年來,隨著美國本土頁岩氣等非常規能源開發的進一步發展,去年美國的原油進口量降到了15年來的新低。

  歐佩克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頁岩氣和頁岩油的發展對重新定義全球能源結構有著全面的意義。在美國,僅僅是2010年到2012年,頁岩氣產量就增長超過60%。

  有分析人士預計,美國在2020年之前有望實現能源自給自足,這大大推動了下游相關企業的發展步伐,能源成本的降低也有利於美國經濟增長。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伊梅爾特也表示:“全球頁岩氣革命來了。”《華爾街日報》認為,頁岩氣革命令美國能源行業重新煥發生機,企業和消費者也因而獲得了更廉價能源,經濟增長也將受到提振。但不止北美,其他地區也有龐大的頁岩氣儲備,全球政府和能源公司也希望開發這些能源,但在複制美國頁岩氣革命時,這些政府和企業卻面臨難 題,包括環境問題擔憂,缺乏鑽探和運輸油氣的基礎設施等。

  俄羅斯:向東還是向西?

  現在,全球多家公司正向美國頁岩氣領域投入巨額資金以牟取利益。美國頁岩氣產量激增使其能夠達到自給自足的水平,但卻破壞了全球能源版圖,更直接導致俄羅斯的落後。一直以來,俄羅斯天然氣、石油、煤炭儲量均居於世界前列。實際上,自然條件優越的俄羅斯完全具備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條件和潛力,但由於對傳統能源的過分依賴、制度建設滯後及人才不足等因素,俄羅斯的新能源發展明顯落後於歐美國家。日前,中俄雙方在能源合作,特別是石油供應和天然氣管道建設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就液化天然氣供應達成協議。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中俄簽署一系列供氣和輸油合同,對於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以及俄石油公司來說是一件積極有利的事情,能源出口多元化將促進俄羅斯進一步鞏固自己的能源大國地位。德國《焦點》周刊對此發表評論說:“這對歐 洲而言,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歐洲是俄羅斯天然氣的重要消費地區,但同時圍繞 能源問題存在巨大爭議。不過,有分析人士表示,俄羅斯最在意的客戶仍是歐盟和其他歐洲國家。

  日本:可燃冰助其實現能源獨立?

  美國說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實現能源獨立,這倒不算白日夢。而如果是日本這樣一個歷來沒有能源安全感的國家喊出能源獨立的口號,或許有點虛幻。不過,可燃冰給日本帶來莫大的希望。日前,日本經濟產業省宣佈成功將天然氣從冰凍的甲烷水合物———俗稱“可燃冰”中提取出來,這是全球首次通過分解海底水合物獲得天然氣。由此,日本對可燃冰這種新興能源的開發又進了一步。日本方面甚至表示,對於能源匱乏的日本來說,可燃冰大有希望成為其新一代的“國產燃料”,可滿足日本100年天然氣需求。數據顯示,日本附近海域的可燃冰儲量為7萬億立方米,以目前消耗水平估計,這一儲量可支持日本自給自足一個世紀。然而,從經濟角度看,可燃冰離商業化還很遙遠。

  根據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的估算,從可燃冰中每提取1立方米的天然氣需花費46日元至170日元,遠高於美國天然氣每立方米約10日元的開發成本。

  此外,儘管可燃冰在全球範圍內儲量巨大,但開採可燃冰可能帶來溫室效應、海底滑坡以及破壞海洋生態平衡等各方面的負面影響,全球許多對可燃冰感興趣的國家也都在積極研究開發可燃冰的成熟方法。不過,結合近期美國掀起的頁岩氣革命,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將給天然氣市場提供更多供應可能性,因此世界能源市場的格局將在未來時期發生改變。

  可燃冰有望成為日本新一代的“國產燃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