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將排砟口改在套管底部?一天,戰士王文江突發奇想。征得領導同意後,他在套管下部挖了幾個孔,結果泥漿再也不會從上面噴湧而出了,鑽機手從此告別了挨“泥石雨”淋的歷史,一個小小的鑽孔,帶來了一場行業上的變革,自此,國內外生產的所有鑽機都沿用這一小革新。
創新的思維猶如馬良手中的神筆,給裝備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的同時,也讓炸礁隊嘗到了甜頭。
時間回溯到14年前,炸礁隊承擔了秦山核電站三期取水口炸礁工程,這是塊難啃的“硬骨頭”:要在堅硬的岩石上一次爆破出4條寬7米、深13米、長231米的吸水口溝槽。
爆破作業區距“核島”只有20米,距電站泵房僅47厘米,要求震速必須小於2厘米/秒。如此高難度的爆破工程,不但炸礁隊以前沒有遇到過,在國內尚沒有先例。
爆破能否順利實施,不僅關係到秦山核電站建設的進程,而且,影響著國家的聲譽、軍隊的形象。
面對這塊“燙手山芋”,炸礁隊官兵沒有退卻,知難而上。隊長張冬生三下武漢,兩上北京,向中國科學院和長江科學院的教授求教,請著名爆破專家現場授課。很快,32名官兵熟練掌握了秦山工程所需的炸礁技術。經過反覆實驗,探索出20多種雷管在水下引爆的各種技術指標,最終選擇採用多段微差爆破技術。
“轟!轟!”一聲天崩地裂的爆炸聲響過後,海面上綻放出一朵碩大的水蓮花,放置在“核島”和吸水泵房的4台高精度測震儀記錄下了1厘米/秒的震速,電站泵房毫發未損。在場的中外專家無不拍手叫好:“奇跡!奇跡!”
善於創新則難者變易。正是靠著這種勇於創新的精神,炸礁隊敢蹚別人不敢涉足的水域,敢幹別人不敢接手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