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輿論重提《馬關條約》是集體勵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8 08:21:08  


釣魚島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中國南海艦隊沿海訓練編隊17日上午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有人在互聯網上提醒,17日是《馬關條約》簽署118周年,這一背景信息使得這次巡航在中國輿論中獲得特殊意義。中國各大網站紛紛將中國艦隊在《馬關條約》簽署紀念日巡航釣魚島海域作為標題,在首頁突出處理。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指出,南海艦隊這次巡航與《馬關條約》簽署日重合,是否是一種特意安排,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第一,中國民眾很願意把它們兩者聯繫起來,這樣的集體心理非常強烈。第二是今天的中國重獲派艦隊去釣魚島海域巡航的能力和自信,這個紀念日即使是偶然撞上的,也有著歷史的必然性。

  《馬關條約》是中日實力那次歷史性轉折的紀念碑,118年後,兩國的實力關係朝著反方向再次轉折。關注釣魚島危機成為許多中國人找回民族自信的一種方式。不能不說,中國人對日本的情結是很例外的。

  但中國人與日本的意志較量並非是情緒化的。整體而言,中國人的眼和心都在逐漸超越日本,只要日本不主動刺激我們,我們並不願意在它的身上耗費過多注意力。圍繞釣魚島的針鋒相對,並不是中國國家戰略方向的宣示,它更像是中國就事論事的選擇。 

  中國崛起處在“越來越有底”的特殊階段,前方有了輪廓,但後面離得還不遠。中國人的思想素材浩瀚而龐雜,自信和自卑交織浮現。這顯然是個過渡期,中國人思想和情緒擺脫不穩定尚需時間。 

  中國人需要更多大國國民的自信,但這不是我們僅僅通過精神建設就能實現的。它需要中國物質成就和國際關係成就的一層層鋪墊,它的漸進式建設過程同樣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繞不開的。 

  應當說,中國人目前的自信程度遠不理想,但處於國家運轉和發展的最低需求之上。不自信給中國內外政策的執行都增加了曲折,它們生出來,又被一一克服,或者化為中國前進複雜合力的一部分。當中國人的自信越來越多時,我們對世界和對自己的看法必將更加清晰。 

  日本不是中國戰略胸懷的邊界,釣魚島不應是中國要證明自己的地方,它更應是中國磨礪意志、增長智慧的一塊岩石。中國既要堅決捍衛釣魚島的主權,又要不被絆在這裡,這的確需要中國的大胸懷、大智慧。 

  《馬關條約》已經塵封於歷史,中國站在完全不同的國家力量基礎之上。那個時代的屈辱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但在我們的感情簿裡,那一頁應該翻過去了。


    相關專題: 日本釣魚島玩火 中國強硬應對挑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