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多數中國人對朝鮮的觀念開始發生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1 10:22:08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韓國《朝鮮日報》4月18日載文《“中國城”外的朝鮮》,摘要如下:

  筆者去年在北京大學進修時問一位中國教授,“如何用一句話來概括中國人的特性?”教授思考了一天後慎重地回答:“砌圍城”。他解釋說,中國人引以為豪的萬里長城就是為防禦當時的外來侵襲而造。如今,在中國隨便哪個城市,都能看到很多起名為“某某城”的小區,且周圍都有圍墻,越高檔的小區圍墻越高。中國的大學也一樣,像北大校園,就被長長的圍墻包著。

  教授說,這是中國人的一種“圍城心理”:有了圍墻保護,就會感到踏實和安全。中國人重視的“關係”其實也是“圍城心理”的延伸。

  人們覺得只有“城內”的親戚、朋友或熟人才能讓自己有安全感;而“城外”人則被視為與己不相幹的陌路。舉個例子,看到因交通事故弄得滿身鮮血的人時,很少有中國人願意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因為歷史緣故,中國人向來把朝鮮視為“城內”的自己人,認為中國應助朝鮮共同抵禦“城外”的韓美等敵國。不過,這種觀念正在發生轉變。除了少數親歷朝鮮戰爭的人仍對其有感情,大多數中國人正開始把朝鮮擠出“城外”,特別是它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後,這種趨勢尤為明顯。

  目前,中國網絡上會不時出現諷刺朝鮮領導人的調侃話語。中國媒體近日的調查也顯示,中朝邊境的中國居民中77%的人擔憂朝核試驗會帶來環境污染。

  當然,北京不太可能突然轉變對朝政策。中國正著手與美國構築“新型大國關係”,這個節骨眼上選擇放棄朝鮮為時尚早。但如今,越來越多中國人感覺到,中朝之間一堵城墻正在形成。要知道,中國人對待“城外”的人是十分冷淡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