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再做“參拜”挑釁 中國應回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2 09:13:57  


4月21日晚,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中央右)參拜了靖國神社。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21日晚參拜了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了名為“真榊”的祭品。靖國神社4月21日至23日搞例行春季大祭,這兩天安倍內閣的另兩位閣員也做了參拜。這是小泉純一郎離開首相位置後日本最嚴重的官員“拜鬼”表演。

  環球時報刊登社論稱,如何看安倍內閣的這種精心編排呢?安倍顯然在打懸得不能再懸的“擦邊球”。他本人沒去靖國神社,但供了祭品,還派出曾任首相的副首相去。他往前跨了一大步,同時留出了中韓需要“咽一口氣”才能發現的回旋空間。

  事情反映出,日本的確是和東亞鄰國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和挑釁者。這一次又是日本主動做了東亞政治的變量,打破各方圍繞歷史問題相互將就勉強維持的平衡。安倍試圖用他本人未親自參拜,來換取中韓吞下苦果。

  文章表示,安倍這樣做還表明,他還是有點顧忌中韓、特別是中國反應的。但他又“不太怕”。他大概覺得在中日關係因釣魚島衝突跌入谷底的時候,北京對進一步加劇對抗的擔心,和東京一樣多。

  客觀而言,中國沒有能力改變日本人對靖國神社問題的態度,中國抗議不抗議,做不做針鋒相對的反制行動,日本的情況都差不多。

  但我們還是認為,中國應把安倍內閣這兩天的行動定性為“嚴重的”,向日本嚴厲交涉,並採取一定反制措施。

  這樣做是要向日方表明我們不會在靖國神社問題上讓步的堅決態度,同時展示我們會對日方任何嚴重挑釁進行還擊的穩定決心。日本可以“不怕”中方的反應,“不怕”中日關係的螺旋式下降,但日本人同時要清楚,中國蔑視它這些細致的心理活動。

  文章稱,中國當然願意同日本發展友好關係,但這幾年的情況顯示,以正常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則,已無可能實現這一目標。也許中日兩國社會注定要在現階段相互對立,除非中國以一種“大的韜略”對日本做出忍讓,以中日關係對中國全球戰略的配合為最高目標。

  但這在民意越來越影響國家戰略的時代根本無法操作。中國有再高遠的考量,民眾也不會同意哄一個歷史上對中國做盡惡事,而現在又對我們咄咄逼人的日本。如果有戰略學家說中國“應當”怎麼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幼稚,是秀才的紙上談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