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澳智庫:元級技術落後 中國急需最新型潛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4 16:30:57  


 
  文章稱,如果中國加入該項目,即便僅做為買家,也表明對自主研發潛艇的努力能夠及時獲得成功並沒有信心。這可能是涉及數量的問題——從中國戰略觀來看,數字本身也有其價值——但更有可能會是因為質量的原因。這並不令人吃驚。在自主研發潛艇的過程中,中國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儘管出於國家安全與商業知識產權限制,但多數西方潛艇製造商都可以通過聯盟及雙邊關係,獲得大量有關潛艇的技術與理論。不過,中國沒有這樣的渠道(至少沒有合法渠道)。 

  文章稱,中國曾分別於1993年和2002年採購了若干艘“基洛”級潛艇。雖然首次採購為中國提供了獲得更多俄羅斯潛艇設計與建造工藝的窗口,但第二次採購則只是因為中國設計的“宋”級(039型)潛艇並不能滿足解放軍海軍的需求。當然,首艘潛艇在列裝之前需要接受多年測試,第二艘及後續潛艇則需要大幅修改。 

  “宋”級潛艇的後續型號是“元”級潛艇,很明顯“元”級潛艇的設計深受“基洛”級潛艇影響。現在“元”級潛艇已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簡氏防務周刊的《簡氏軍艦》預測該級潛艇共有20艘。不過,“元”級潛艇的許多系統及子系統所用技術過老,因此要滿足未來作戰挑戰,解放軍海軍需要最新型的潛艇設計。 

  文章稱,中國加入俄意潛艇項目,可能會為其提供獲得技術的渠道——儘管可能只有在中國採購足夠數量的潛艇的情況下,俄羅斯才會同意對華出口“拉達”級潛艇。雖然在短期內這並不能幫助中國解決其在彈道導彈潛艇或核攻擊潛艇項目中遇到的難題,但卻有助於緩解中國船舶設計人員及造船廠面臨的壓力——由於解放軍海軍啟動了大量水面及水下艦艇項目,所以中國船舶設計人員及造船廠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