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美國經濟復甦中存在隱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4 00:02:56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美國商務部4月26日發佈報告,美國經濟增長在2013年第一季度加速,達到了2.5%的年增長率,相對於2012年第四季度0.4%,顯然是增長了許多。不過,有意思的是,經濟學家對2013年頭三個月的增長率曾有3%的預測,因此,在商務部公佈數字後,股市不僅沒有上漲,反而應聲下跌。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美國經濟究竟復甦了嗎?

  新民晚報刊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潘銳的分析文章稱,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時需要指出,復甦也是脆弱的。

  首先,作為美國經濟主要推動力的私人消費支出明顯回升,私人消費為第一季度整體增幅貢獻了2.2個百分點就是一個明證。私人消費支出的回升在於家庭債務正在減少,家庭財務狀況開始改善。目前,美國失業率處於下降通道,今年頭兩個月的失業率分別為7.9%和7.7%,是2008年12月以來的新低,而非農就業人數今年2月達到23.6萬人的新高。這表明就業市場具有較強的需求,反映了經濟在逐步復甦中。

  其次,美國的工業產出、居民收入、就業市場、房地產和汽車銷售等主要經濟指標自2012年以來逐步趨好,尤其是房地產和汽車行業正在升溫,住房空置率降低,租房相對購房價格回升較快,進一步推動居民對自有住房的投資。從歷史上看,房地產市場通常占GDP的5%,而如今只占GDP的2.5%,因此,房地產市場的復甦將是美國經濟的利好。

  第三,私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顯著。這意味著私人部門對未來的經濟趨勢總體上呈樂觀態度,看好今後的經濟增長,同時,也表明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以政府大規模救助以及依賴政府開支和政府政策刺激經濟的方式面臨退出。美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將重新轉向私人部門,而私人部門需求走強正是美國經濟復甦的最大特徵。

  但是,美國經濟依然面臨重大挑戰。

  ●財政政策力度受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以美國政府的自動預算削減的啟動為由,將美國的經濟增長前景進行了向下調整,認為美國今年GDP將增長1.7%,而非此前預期的增長2%。因為消費者開支的增加推動了經濟增長率,但政府削減開支對消費者開支增長起了遏製作用。美國兩黨預算爭鬥導致奧巴馬政府倉促實行自動減支,僅2013年9月30日結束的本財政年度就要減支420億美元,隨後還要進一步減支。

  ●長期失業率堪憂。儘管失業率自2012年9月份以來已降至8%以下,但以2012年8月為例,美國有36.8萬名勞動者放棄尋找工作,勞動參與率僅為63.5%,創下1981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長期失業率則達到歷史上的最高點40.6%(失業超過6個月或以上)和31.4%(失業一年或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製造業工作的流失和政府工作的縮減,結果是中產階級的減少和低收入階層的擴大,並抑制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私人消費。

  ●政策刺激退出後經濟前景不明。美國政府的財政政策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的刺激對於此次美國經濟復甦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在當前依然持續著。但正如財政政策業已退出一樣,量化寬鬆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因此,經濟雖增長,復甦有隱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