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應對邊界爭端表現靈活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5 11:00:20  


中印領土爭議示意圖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3日載文《研究顯示中印可能不會就邊界爭端發生衝突》,摘要如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副教授傅泰林(泰勒•弗拉維爾)2005年一項研究說,儘管中國有時言辭挑釁並且非常重視領土完整,它實際上在解決邊界爭端時一直表現出了極大的靈活性。

  傅泰林在《國際安全》雜誌上發表了他的研究。他發現,中國“往往使用合作手段來處理領土衝突,其行為模式遠比很多人所描述的更複雜。自1949年以來,中國已經解決了它23個領土爭端中的17個。此外,在大部分已經解決的爭端中,中國作出了大量讓步,它通常會獲取爭議領土的不足50%。”

  中國沒有利用其國力優勢來就爭議領土討價還價,面對它較弱的鄰國時尤其如此。它也沒有因為其實力增長而變得較不願意就爭議領土作出妥協。相反,在上世紀90年代,儘管當時它的實力在迅速增長,它卻在8起爭端中作出了讓步。導致中國在19世紀向西方列強割讓土地的“不平等條約”的精神影響和現代中國史上民族團結的中心地位意味著,領土衝突對中國領導人來說應該是非常突出的問題,而且基本上是沒有商量餘地的。然而,中國已經接受了這類條約製造的大致邊界,除了香港和澳門例外。

  傅泰林還發現:“中國提供了很多讓步,儘管它同時置身於多起衝突促使它表現強硬和決心,而非和解。”換句話說,只是因為中國希望展現強硬的形象(在今天的太平洋島嶼爭端中依然如此),並不會讓它在個別的爭端中變得更加咄咄逼人。他說,中國實際上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了一個計劃,以便通過同印度分享阿克賽欽來解決問題。這個建議失敗了,但是重點在於,中國有興趣通過協商達成和平協議。

  儘管最近媒體有很多關於中國島嶼爭端的報道,但傅泰林指出,這些爭端都是幾十年的老問題了,而且中國沒有因為其實力的增長而提出新的領土要求。這讓人意外,因為你或許會預計,一個更強大的中國會在爭取新的或爭議領土上變得更加積極。但是中國沒有這麼做,這顯示中國是一個“維持現狀”的大國而不是一個“修正主義”大國。這意味著,撇開那些島嶼不論,中國對目前領土事務的狀態是滿意的。所有這一切應該都能緩解有關中印邊界爭端可能惡化的憂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