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媒:中國三大艦隊或各配兩航母以抗衡美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1 08:43:01  


 
  中國雖然選擇自行建造航母,但會盡量借鑒國外技術方案。最重要的問題是新航母動力裝置的選擇,是常規動力還是核動力。中國早已為國產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製造了核動力裝置,因此完全有能力為水面戰艦建造核反應堆,問題僅在於質量和效率。

  世界經驗表明,所有擁有大型航母的國家,都是先從建造常規動力航母開始,然後建造核動力航母。由於中國目前還沒有垂直起降飛機,所以中國似乎不會選擇歐洲中型航母的發展道路。顯然,中國在建造航母方面的主要模仿對象是美國。美軍在二戰後先是建造了10艘大型常規動力航母,包括2艘“中途島”級,4艘“福萊斯特”級,4艘“小鷹”級,然後建造了11艘核動力航母,包括1艘“企業”級和10艘“尼米茲”級。由於前蘇聯“庫茲涅佐夫”型航母沒有彈射器,因此從艦載機升空作戰的角度來看,這種航母的能力有限,不能在一架飛機降落時保證另外一架飛機起飛。而美國航母擁有兩套彈射裝置,能夠保障飛機同時起飛和降落。蘇聯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是未能建成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美國媒體認為,如果中國遵循美國、法國和蘇聯當年的道路,那麼將會首先建造2-3艘常規動力航母,然後建造3-4艘核動力航母。也有可能採取極端方案,所有6艘航母或者全部採用常規動力裝置,這種方案相對經濟,能夠迅速實現。6艘航母或者全部採用核動力裝置,這種方案期限較長,費用高昂,而且史無前例。具體選擇結果取決於動力裝置問題如何解決,無論是常規動力,還是核動力。另外還取決於中國軍方希望在多麼短的期限內擁有國產航母。當然,還有艦載機的問題,但是中國肯定會在建成首艘完全符合要求的國產航母之前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說到國外核動力航母建造經驗,那麼只有美國和法國擁有,而且法國經驗很難說成功,因為“戴高樂”號航母在12年的使用期限內多次發生嚴重技術問題,包括核反應堆問題。無論多麼反常,法國海軍曾經認真考慮過建造常規動力航母替代“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的方案。而且海軍大國只擁有一艘航母不太合適,因為航母大部分時間都在維護,在此期間基本上沒有航母可用。只有一艘航母的俄羅斯海軍同樣是鮮明的例證。自然,在此領域內,唯一成功的榜樣是美國。

  中國能夠在相當短的期限內建成一支與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旗鼓相當的海軍力量,而且擁有與之基本類似的攻擊能力。目前中國在反潛防禦領域暫時遠遠落後於美國。不久前在防空方面同樣嚴重落後於美國,但是現在這個差距正在迅速縮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