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新一代預警機A100遲面世 先進雷達難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1 08:54:49  


 
  追趕潮頭,重奪優勢

  A-100起步於2000年。當時,以色列想聯合俄羅斯將“費爾康”預警探測系統集成到伊爾-76運輸機上研發A-50EI,以求打開亞洲市場。原本就提出類似A-50EI技術方案的俄國防部,順勢推出了A-100預警機項目。2004年4月,俄羅斯簽署總統令,A-100正式開始了它的研發歷程,並最終將亮相時間鎖定在2016年。

  A-100繼承了A-50部分成熟的設計理念,繼續採用背負旋轉天線罩,內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其機載平台原計劃首架採用的運輸機是伊爾-76,後續改換為伊爾-476。但有關報道表明,隨著伊爾-476的研發成功,俄羅斯畢其功於一役,直接採用了伊爾-476。

  伊爾-476為伊爾-76的深度改進型,機載設備更加現代化,大量採用了現代化工藝和複合材料。在載重量、航程、經濟型、可靠性等方面,伊爾-476均有提高,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210噸,最大載重增加到60噸,運載50噸貨物飛行距離可達7000公里,比伊爾-76MD最大載重47噸時3800公里的最大航程遠不少。

  俄羅斯與以色列合作研發的A-50EI預警機,是A-100很好的參照目標。A-50EI以伊爾-76TD運輸機為平台,集成了以色列“費爾康”預警探測系統,對空中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達500公里,對戰鬥機達370公里,對直升機達180公里,可同時處理100批目標。

  A-100能否實現超越,還需拭目以待。

  羈絆重重,仍需苦功

  2010年,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就曾預言首架A-100可在兩年後問世。現如今又從2016年推遲到2017年。這一期盼已久的發展計劃完成期限為何被一再推遲?

  原因之一:機載平台伊爾-476運輸機交貨太晚,一再突破預期。伊爾-476原計劃2012年開始裝備,可事與願違,拖到2012年9月22日才實現首飛,按正常進度,2014年才開始裝備部隊,目前還沒有現成的飛機可用。A-100機載平台由伊爾-76改換成伊爾-476,問題自然接踵而來,包括任務系統的構成、布局,載機的改造等,很多工作都要從頭開始,需要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