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靠和平憲法所得頗豐 日本還要怎折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4 00:09:27  


  中評社香港5月24日電/日本新華僑報網23日發表文章稱,歷史轉了一個圈子,在日本依靠“和平憲法”所“得”頗豐的今天,首相安倍晉三卻要複活“國防軍”,要通過改憲複活天皇制,人們不禁要問:就憑現代戰爭條件下不堪一擊的狹窄國土、高度集中的產業布局、超高齡化的人口結構,日本你還要怎麼再折騰?

  文章摘編如下:

  近期日本的政治右傾化甚囂塵上。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高市早苗主張修改“村山談話”;日本維新會代表之一橋下徹宣稱“慰安婦制度必需論”,該黨另一代表石原慎太郎提出日本應成為“軍事國家”並主張討論核武裝等等,這些事令人感到日本真是一個特能折騰的國家,回顧一下19世紀末以來日本是怎麼在勝利的巔峰與失敗的谷底之間激烈浮沉、折騰不休的事實,看看“折騰”給日本帶來什麼結果,有助於展望日本折騰的“前途”。

  從1895年日本打贏中日甲午之戰,到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日本在對外戰爭的道路上節節取勝。然而,“爬得高,跌得重”,當日本達到軍事勝利巔峰之際,也正是它開始跌入全面失敗的谷底的轉折點,至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敗得很慘。

  通過侵略戰爭,曾使日本一時所“得”頗豐,在海外得土地,得資源,得賠款。但塞翁“得”馬,焉知非“禍”?戰前日本所失更嚴重而深刻:失道義,失人心,失理智,而這些隱含著致命性,形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憤怒火焰,將日本很多城市燒成廢墟。除日本人民生命財產慘遭戰禍之外,作為國家還喪失了主權。

  在被占領狀態下形成了以制止日本軍國主義東山再起為宗旨的“和平憲法”。而正是這部“和平憲法”給戰後日本帶來了極大“福氣”,使日本在和平發展道路上成長為“經濟大國”,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實現經濟高速增長,成為西方國家的“經濟優等生”。在80年代後半期日本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世界前十名銀行寶座清一色地被日本的銀行所占據;腰纏萬貫的日本商人買下全美國10%的不動產。

  然而,由得而失,失而複得,歷史轉了一個圈子,又在新的層次上向人們重複大半個世紀以前的老問題,在日本依靠“和平憲法”所“得”頗豐的今天,他們是否又在“失”去什麼?日本雖然在經濟上長大成熟了,在精神上卻遠遠沒有長大成熟,因為這種成熟必須通過反省自己過去錯誤才能達到,而日本人偏偏沒有認真地反省過去所犯的錯誤,這使他們不懂得用包括亞洲被侵略國家和日本自己在內的千千萬萬民眾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和平憲法”對於日本之可貴,對於亞洲之可貴;不懂得拋棄“和平憲法”這個寶貴的所“得”將會使日本失去什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