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來襲導彈,海軍艦艇的主動應對措施包括近防武器系統、誘騙系統、電子戰裝備和防空炮。被動應對措施包括在軍艦設計中採用隱形技術,降低軍艦被探測到的幾率。目前中國正在研發世界上首款反艦彈道導彈。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馬歇爾.霍勒曾指出,根據美國“標準-3”型導彈預算增加的情況來看,中國很有可能正以更高的速度生產東風-21D導彈。據說東風-21D導彈的射程超過1500公里,西太平洋的大範圍海域內的戰略及戰術目標都在其覆蓋範圍之內。因此,東風-21D將賦予中國真正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據美國政府推測,中國到2015年時可能擁有80枚這種導彈系統。除東風-21D反艦導彈之外,中國還可以為東風-15或東風-11短程彈道導彈加裝反艦彈頭,其威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研製國產反艦導彈的同時,中國還在大力提升艦艇防護能力。除為軍艦配備紅旗-7全天候、低空、超低空防空導彈之外,中國還成功研製出了“紅旗-16”防空導彈。據介紹,作為新一代中近程區域防空導彈,“紅旗-16”的有效射程約為1.5-40公里,有效射高10-6000米,單發命中概率0.7-0.98,反應時間5-8秒,彈長2.9米,彈徑0.232米,彈重165公斤,戰鬥部重17公斤,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8M(850米/秒)。
中國打造攻防兼備型導彈庫的努力中,還包括構建反導系統。據報道,5月13日21時左右,我國成功開展高空科學探測試驗。此次試驗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行,試驗利用高空探空火箭,對電離層、近地空間的高能粒子和磁場強度與結構進行了原位探測。對於這條消息,英國BBC報道稱,中國發射的這枚火箭達到了1萬公里的高度,是1976年以來全世界發射的最高亞軌道火箭。不過,英國路透社卻臆測這次科學實驗與所謂的反導試驗有關:有情報顯示,這種火箭可以在將來攜帶反衛星載荷,按照類似的軌跡飛行,這一“動能擊殺”技術,同樣可以用於未來的反導武器。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簡報》文章稱,一些中國問題分析家把中國反導計劃視為其整體戰略威懾態勢中一個正在崛起的“新組成部分”。例如,在2013年1月的陸基中段導彈攔截試驗之後,解放軍第二炮兵指揮學院邵永靈大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意味中國戰略威懾力量由過去單一依靠進攻性力量開始向“攻防兼備”的方向發展。邵永靈認為,中國核力量可以保持在一個較小的規模,但具備導彈防禦能力,就意味著中國在遭遇敵人核打擊後,會有更多的核武器生存下來,進而發動核反擊。因此,強大的導彈防禦能力,對於國家安全而言意義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