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傳中國將分階段造航母:4艘常規2艘核動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5 23:23:43  


資料圖:中國首艘航母。
 
  被迫拆毀 技術流傳後世

  檔案記載,“烏裡揚諾夫斯克”號的艦體組裝非常順利,1991年蘇聯解體前,大約組裝完成2700噸的艦體,並準備繼續安裝動力系統。根據設計,該艦的4個核反應堆,按照前後兩對機組拼裝組成,總重達1400噸。1990至1991年,黑海廠陸續收到蘇聯各地運來的部件,包括反應堆、蒸汽發電機、水泵過濾器及蒸氣管道等,1991年完成第一個反應堆機組的焊接工作,第二個機組也進入焊接工序。“烏裡揚諾夫斯克”號的建造並未遭遇任何技術困難,照理可以準時完工,黑海廠甚至準備在1992年啟動第二艘同型艦的建造。

  至1991年11月,“烏”號已完工17%~20%。然而,蘇聯的解體徹底切斷了該項目的資金供應,擱置在船台上的巨大艦體又妨礙其他船只建造,1992年2月4日,烏克蘭政府只得下令將其廢棄,船廠次日即展開拆解工作。當年11月,拆解工作宣告完成。因此,“烏裡揚諾夫斯克”號不僅是蘇聯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也成了該國最後一艘航母。

  《亞太防務》文章稱,從中華民國開始,建造並擁有航母就是中國海軍的目標。2012年9月,“遼寧”號航母完成試航,但它依然是一艘傳統航母,無法長期在海上巡弋。東海與南海形勢迅速變化之際,中國亟待擴充海軍實力,建造核動力航母自然而然地被提上日程。由於中國無法從西方獲得核動力航母的技術信息,俄羅斯與烏克蘭仍有可能扮演中國核動力航母發展的導師,與“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有關的建造經驗,或許是中國急欲爭取的目標。由於經濟壓力和戰略需求,第三方也很難阻止俄烏兩國對華提供幫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