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國產航母必用彈射器 或裝備激光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3 10:13:53  


航速對於航母機動能力和海上反潛作戰緊密相關。圖為美軍林肯號航母在海上做高速機動轉彎。
 
  第三,航速與航母安全,即反潛作戰有關。在敵軍潛艇可能埋伏的海域,航母就要做頻繁的曲折戰術機動,其目的是讓埋伏在水下的潛艇難以判斷航母的運動方向,讓後者難以找到機會發動攻擊,同時很難規避航母戰鬥群的反潛力量。曲折機動戰術就需要航母戰鬥群保持在較高的航速,一般情況下都要保持在16-22節,如果風速很小的情況下,還要提升至29節。航母戰鬥群高航速航行,一方面縮小了敵潛艇魚雷攻擊陣位扇面,降低了其占位概率,並使對方難以及時利用所偵察到的信息。雖然航母戰鬥群尾部反潛縱深小,但在其航渡時,最高航速低於26節的潛艇如從尾部占領魚雷攻擊陣位卻較困難,因為相對速度小,僅有幾節,由此導致輻射噪聲強度高和高速占位持續時間長,易被位於尾部的航母護航潛艇或水面艦艇的拖曳式線列陣聲呐發現,而且,潛艇從航母戰鬥群翼側進入尾部也需數小時。這些都限制了敵潛艇的攻擊活動。不可否認,如果敵方能夠組織核動力和常規動力潛艇的魚雷,近、中、遠程反艦導彈和機載、艦載中、遠程反艦導彈攻擊戰鬥群,將會極大削弱航母戰鬥群的對潛防禦能力。但能夠組織起如此力量的國家寥寥無幾,航母高速機動的意義依然成立。

  因此各個國家在測試航母的時候,都要跑出極限速度,以確定其是否滿足設計的最大航速。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俄羅斯為印度改裝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也不會落得一個海試中鍋爐爆缸的下場。

  除了航母的高速機動需要強勁的動力,蒸汽彈射裝置和航母動力也有很大的關聯。美國C系列彈射器一些早期型號,如C-7,就是受限於“福萊斯特”號航母的主動力鍋爐,彈射速度提不上去。後來使用了專用的蒸汽補燃加壓鍋爐,才將蒸汽壓力提高了一倍,提升了彈射器的彈射能力。即使是C-13彈射器,也有諸多的限制。它一次彈射就要消耗625公斤的蒸汽和1噸左右的緩衝淡水。蒸汽在彈射後散失到外界,如果航母以每分鐘1架的速度進行緊急彈射起飛,那麼連續彈射8架飛機之後航母的主動力蒸汽就會損失20%,整個動力就會損失32%,航速就要下降8節。可見如果是單純的蒸汽動力航母,已經無法承受重型彈射器的消耗,即使研製了彈射器,也會由於動力蒸汽輸出的限制,而限制彈射重量和效率,進而限制艦載機的作戰性能。因此美國研製核動力航母,除了應對全球巡航以外,也和彈射器的蒸汽巨大需求有很大關係。

  在蒸汽彈射器發展到極限,更先進的電磁彈射器就應運而生。中國能否應用電磁彈射裝置,不但取決於彈射器本身的研製,還受限於艦艇本身的電力輸出水平。傳統的航母推進系統和電力系統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動力的大部分能量用於推進艦艇前進,小部分帶動艦載的發電設備來為艦載電子設備提供電能。但航母發展到今天,電子設備對供電需求不斷增大,例如“遼寧”艦艦島上的四個相控陣雷達;而同時電磁彈射器、激光炮、電磁炮等未來可能裝備航母的高能量武器,也提高了對電能的需求。相比上一代航母,這些新型武器和設備將加大改變航母的能量供需結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