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透視日本“軍事正常化”路線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3 09:28:27  


8月20日,在日本靜岡縣禦殿場市的東富士演習場,日本陸上自衛隊運輸直升機CH-47J進行運兵空降演練。
 
  此後出台的“94報告”,提出“能動的建設性安全保障戰略”,體現出了濃厚的“合作安全”思想,自主防衛開始得到重視。“04報告”提出“統合安全保障戰略”,強調通過“自主努力”“同盟關係”和“國際合作”三種手段相互結合,實現“保衛日本安全”和“改善國際安全環境”的兩大目標,自主防衛上升到重要地位。“09報告”和“10報告”提出“多層次合作安全保障戰略”,強調日本應採取更為積極主動的手段維護自身安全,確立了自主防衛的核心地位。

  防衛力量職能轉型——由“本土防禦”到“海外參與”

  8月1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3艘軍艦“鹿島”號、“白雪”號、“磯雪”號練習艦和護衛艦,和波蘭“科希丘什科將軍”號導彈護衛艦一起,舉行波蘭-日本首次海上軍事演習。這次遠航中,日本艦艇編隊將訪問18個國家的港口,航程達3萬海裡。

  從上世紀90年代走出國門後,日本自衛隊先後參與了國際維和、國際緊急救援、反恐支援、反海盜護航等多項海外任務,事實上完成了由內衛型“本土防禦”向外向型“海外參與”的轉型,成為了一支職能上內外結合、能力上攻防兼備的武裝力量。2011年,日本還打著“打擊海盜”的名義,在吉布提建起了二戰結束後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

  從日本先後出台的4部《防衛計劃大綱》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出自衛隊職能轉型的軌跡。冷戰時期出台的“76大綱”對自衛隊職能的定位是“防止侵略”和“抗擊有限侵略”。這一定位的內向型特征十分明顯,與冷戰時期日本所處的戰略環境與自衛隊的能力密切關聯,也符合“專守防衛”的戰略原則。

  到了冷戰後初期的“95大綱”,自衛隊的職能變成了“保衛日本安全”“應付大規模自然災害”和“建立更穩定的安全環境”。可以看出,日本已經將自衛隊的海外運用納入視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