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發展區域衛星導航 與北斗系統相比差距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5 08:57:18  


 
  與GPS、“格洛納斯”和“北斗”系統相比差距大

  目前,在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設方面,印度規劃了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是GPS輔助型靜地軌道增強導航系統(GPS Aided Geo Augmented Navigation,簡稱“GAGAN”);另一個就是IRNSS。2006年5月,印度正式批准了在GAGAN基礎上發展IRNSS計劃。之後,憑借其後發優勢,充分借鑒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設計,於2007年確立了靜止軌道衛星加傾斜同步軌道衛星的7星星座構型。根據2007年的規劃,IRNSS將在2009年發射第一顆衛星,然後分別在2010年、2011年發射3顆衛星,完成整個系統建設。

  遺憾的是,由於技術準備不足等種種原因,印度方面一直拖延到2013年7月才發射首顆衛星,並到2015年才能將全部衛星發射完畢。制約IRNSS建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印度的空間發射能力不強。此外,其衛星和載荷的調試與測試、星座的組網與運行控制方面都還存在不小的困難。

  雖然印度一些媒體曾鼓吹IRNSS類似於美國GPS的精度,但由於印度在衛星導航領域能力的不足和系統的設計限制,IRNSS的總體性能遠不如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也低於中國於201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北斗”導航定位系統。至於系統的成熟度,剛剛發射首顆衛星的IRNSS更是無法與以上任何一個衛星導航系統相比。

  作為後來者,印度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個航天強國有著巨大的差距。印度目前剛開始建設區域導航系統,其中像星載原子鐘這樣的關鍵部件,還需要從西方國家進口。有觀點認為,印度的IRNSS系統至少落後“北斗”導航定位系統5至10年。

  下決心發展IRNSS重在防止受制於人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希望借助衛星定位系統提高其精確制導武器的精度。為此,印度分別簽訂了獲取美國GPS和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的協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印軍的需求。那麼,印度為何還要花費巨資開發自己的導航定位系統呢?

  印度此舉顯示了它不想讓自己的導航定位能力受制於人的決心,畢竟使用外國導航定位系統的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中,非常時期有關國家很可能會關閉導航定位服務或降低服務精度,甚至注入虛假定位信息,使印度的利益受損。如美國聲稱保留可限制GPS的信號強度、準確度,甚至把整組系統關閉的權力。

  在涉及國家安全核心部位、核心數據、核心技術時,任何國家都不會輕易向外透露,尤其是導航定位系統,將來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不管是發展國家的經濟、還是維護國家安全,都具有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如此核心的基礎設施,導航定位系統是決不能依賴於他國的。

  同時,發展IRNSS還可以提升印度獨立自主的創新研發能力。印度新德里和平與衝突研究所主任蘇巴.錢德蘭認為,由於這一系統兼具軍用和民用職能,因此建成後將推動印度科技飛速發展,從而提高印度自身的競爭力。

  此外,印度也希望借發展IRNSS擠進全球導航服務市場。20世紀90年代,美國開放了GPS民用領域,截至目前,衛星導航定位市場已經演變為每年價值近千億美元的一系列全球性產業鏈和戰略合作關係。目前,全球衛星導航服務市場為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以及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占據,印度自然也想借機來分一杯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