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稱美已無力同時對抗中俄 包圍中國終會落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1 10:29:23


美日多艘兩栖巨艦聯手奪島。
  中評社北京12月21日電/環球時報編譯日本《外交學者》12月20日文章,原題:中俄軸心能拖垮美國嗎? 近年來老生常談的話題是,伊阿戰爭及經濟低迷如何令美國元氣大傷,並為中國創造空間。美苦苦掙扎之際,北京正收獲“和平崛起”的好處,發展經濟,解決領土糾紛,鞏固地區關係……

  因此,當北京開始在海上伸展肌肉時,並沒被美國的亞洲“轉向”嚇住。顯然,雖然華盛頓對東亞興趣重燃,卻並無意願(向那裡)分配足夠資源,以令“轉向”戰略成為可信的對華抗衡。正如北京和許多美國防務專家所見,“再平衡”更多是願望和理論,而非實際戰略,遑論落實。

  如今通過聯手,中俄可確保美國的轉向即便落實,仍會效果寥寥。兩國可迫使美國擴大安全責任範圍,從而令美軍本已減少的軍事資源進一步吃緊。數年前,專家提出“權宜軸心”來描述中俄關係。至少眼下,北京和莫斯科擱置領土爭端,在戰略層面上合作,希望借此將美國逐出亞洲。

  中國的拒止戰略及防空識別區受到很大關注。鮮被提及的是,俄羅斯如今正試圖將美國趕出自家後院。耐人尋味的是,就在中國宣布防空識別區兩周後,普京表示俄將增加在北極地區的存在。那個月早前,俄海軍宣布北極將是2014年重心。有報道稱,俄正向該地區部署防空和電子戰部隊。同時,俄軍方已向波羅的海及與北約成員國波蘭、立陶宛等的邊界部署戰術導彈。俄軍隊在北極活動日頻,肯定會促使美國採取抗衡措施。但這樣做(不妨稱之為“轉向北極”)會進一步拉緊美國的軍事預算,從而吸走本來用於“轉向”亞洲的資源。 

  華盛頓能否大幅增加軍費而不令國家破產,是個問題。美國將無力同時抗衡在亞洲復興的中國和在北極及近波羅的海日益強勢的俄羅斯。要麼全力對付一個,要麼全線出擊,華盛頓別無選擇,只能採取後一種做法,這種情況下,中俄將雙雙受益於對抗一個資源分散、戰線拉長的對手,或迫使美國過度花費從而將其拖垮——除非日本和北約成員國同意大幅增加軍費,而這似乎不太可能。 

  美國是否有“權”涉足中俄所認定的自家後院,這點我們最好從別處尋求答案。但顯然,一個變弱的美國——其應對中國“崛起”挑戰的能力已被打上問號——如今似乎面臨來自中俄軸心的多方位挑戰。中俄都仔細研究了冷戰的終結,以及美國最終是如何拖垮蘇聯的。20年後的今天,看起來莫斯科和北京試圖“還報”美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