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國學者與中共對話:願意傾聽我們的聲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6 00:14:03


費立民,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教授,社會學研究所和東亞研究所主任。(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 郭至君)由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14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昨天上午在北京進行總結大會,此次對話會以“中國改革:執政黨的角色”為主題。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教授、社會學研究所和東亞研究所主任費立民、埃及外交理事會委員穆罕默德•穆尼爾•紮赫蘭和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長哈立德•拉赫曼分別總結了三場分論壇所討論的結果,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改革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教授,社會學研究所和東亞研究所主任費立民表示,在考慮在中國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放到全世界的背景中來。他說,很多人對中國改革的特性做出了列舉,指出中國的改革是獨特的,是和世界其他很多國家不一樣的。但它同樣離不開全球的背景。中國通過貿易經濟發展以及與氣候相關的問題與全世界在進行不斷的融合就是一個例子。21世紀,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聯繫更加緊密,流動性更強,中國的社會和生活方式,價值觀都對其他國家有很多的影響。

  費立民也指出,中國的改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在政府的各個部門中權力有非常有效的劃分,各個部門間進行了非常好的協調,同時也在努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中國的改革是建立在務實的基礎上的,而這也可以為很多國家提供借鑒。但是,中國的改革不能單獨進行,必須是綜合的改革,因為中國是如此巨大的國家,而且人口眾多,世界無法忽視中國,中國也不能忽視世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