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戰機新型發動機試驗成功 表現超國外同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5 10:01:11


資料圖:裝“太行”發動機的殲-11B戰鬥機。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鑄國防空疆之重器——記中航工業發動機研究院、動力所總設計師劉永泉

  中國航空報報道,北方嚴寒的冬夜裡滿天星光,中航工業動力所的科研大樓會議室裡燈火通明,林左鳴董事長正在聽取型號研制工作匯報。晚上10時多,動力所總設計師劉永泉滿臉興奮地向大家報告:某型發動機試驗成功,“十二五”研制目標順利實現!會場的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林左鳴當即跟現場指揮通話,向全體參研同志們表示感謝!表示祝賀!此時此刻,劉永泉的心中湧起股股熱流,百折不撓、雄心不死的7年磨礪,在無限逼近極限的挑戰面前,終於領到一張自主創新研制中國“心”的通行證!

  為了這個通行證,為了早日實現動力強軍夢、早日給中國戰鷹裝上一顆強勁的“中國心”,劉永泉30年前就踏上了征程,他懷著一腔熾熱的追求,心無旁騖、至誠無息,與夢想生長在一起的是使命與責任。

  作為中航工業發動機研究院、動力所總設計師的劉永泉,在我國大中型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設計研究道路上,帶領全所科研人員邁入現代航空發動機研制發展新時代,伴隨著工程技術的不斷成熟、進步,正全力實現突破動力瓶頸的光榮夢想。

  堅實執著 肩負重任

  發動機研制是摘取“工業皇冠上的明珠”,需要坐得冷板凳,有鑽勁、韌勁,能默默奉獻甘當鋪路石。劉永泉從西工大、北航校門到研究所,義無反顧認准了航空發動機研究技術。那時,動力所正在研制“昆侖”發動機,要累積壽命試車,試車是在所內的“簡易台”進行,而當時的“簡易台”只有棚頂、四處露風。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劉永泉不僅經常跟班試車到深夜,冬天還要冒著大雪和嚴寒守在試車現場,試車成了最“凍人”的工作,那時的條件艱苦成就了劉永泉更堅定的意志,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攻克難關,早日突破制約發動機的關鍵技術,為國爭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