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日本排核污水入海極不負責任
http://www.CRNTT.com   2022-02-19 10:05:58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據日本電視台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團2月14日至18日對日本向海中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方案進行評估,檢證其是否安全。

  反對激烈

  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消息顯示,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團於2月14日抵達日本,調查團人員包括來自中國、韓國等11個國家的15名專家。調查團原定於2021年12月中旬訪日,後因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毒株蔓延而延期。

  據法新社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安全司項目協調官員古斯塔沃·卡魯索日前表示,此次訪日期間,調查團將審查福島第一核電站污水排放的計劃、數據和相關文件,以評估核污水排放是否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工作組的審查內容包括“待排放核污水的放射性特征”及其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

  東京電力公司此前計劃於2023年正式排核污水入海。對於這一決定,日本民眾抗議已久。據報道,當地時間2月13日,由福島當地環保組織發起的集會活動在磐城市舉行。集會上,福島縣的市民團體代表、環保組織成員等先後發言,從質疑日本政府排核污水入海方案的決策正當性、危害性等多方面提出反對意見。然而,持續高漲的反對聲音並未得到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的重視。

  逃避責任

  自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洩漏事故後,核污水成為善後處理的重大難題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稱,日本為解決核污水問題,曾討論過多種辦法,包括蒸發釋放、電解排放、地下掩埋等,但這些方法都面臨耗資過高、耗時過長、成本過大等問題。最終,日本政府選擇了最省事省錢省力的直排入海方案,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經濟上的划算。“日本用其國內及周邊國家、太平洋沿岸國家民眾的健康權、環境權、生存權換取短期私利,充分暴露出其利己主義的本質。”楊伯江說。

  日媒報道稱,由於當地漁業相關人士反對之聲強烈,日本政府希望借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此次調查,消除相關人士的擔憂。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近日表示,中方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工作組秉持客觀、公正、科學原則,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進行全過程的獨立評估與監督核查,確保核污染水處置絕對安全。

  危害深遠

  日本一意孤行排放核污水入海,必將造成深遠危害。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消息,截至2月7日的檢測結果顯示,在福島縣周邊海域捕獲的海魚“許氏平鮋”中檢測出輻射量達每千克1400貝克勒爾,遠超日本法律所規定的食品每千克不能超過100貝克勒爾的衛生安全標準。由此可見,核污水雖然經過過濾和稀釋,其危害依然嚴重。

  楊伯江分析稱,受海洋環流等因素影響,當含有大量放射性超標物質的廢水被直排入海,全球海洋生態系統將面臨嚴重污染。聯合國有關人權專家曾於2021年發布共同聲明,對日本政府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的決定“深感失望”,稱這可能影響太平洋地區數百萬人的生命和生計。

  “日本犧牲他國民眾利益的行為飽受詬病。排核污水入海的行動將進一步惡化日本與周邊鄰國及太平洋沿岸國家的關係。近年來,日本多次炒作人權問題,但同時又做出一系列無視人權、侵犯人權、踐踏人權的決定,這將使日本的國際形象大大受損。”楊伯江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