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海軍又掀造艦高潮 揚威五洲指日可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9 11:16:52  


中國海軍新型驅逐艦編隊。(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瞭望》新聞週刊刊文回顧了中國海軍58年來的發展歷程。文章指出,經過58年艱苦卓絕的曲折發展,中國海軍從戰略思想到武器裝備發展都有了新的變化,五大兵種的現代化水準逐步提高,三大艦隊圍繞打贏現代條件下信息化海戰的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

  三次造艦高潮駛入藍水

  文章說,中國海軍58年來的發展總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海軍只能實施近岸防禦,用快艇在距海岸僅幾十海里處打一些小仗。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海軍進一步發展為近海防禦,又因艦艇噸位小,技術落後難以遠航,遠離大陸的海島也無力掌控;進入新世紀後,中國海軍艦隊迅速壯大,並在遠航能力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從黃水走向藍水,成為當今保障中華民族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

  與中國海軍的這三個發展階段相對應,中國有過三次大的造艦高潮: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文革”前,中國從大量製造引進蘇式艦艇到全面獨立地研製國產艦艇形成第一次造艦高潮;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全球冷戰後期,中國為應對超級大國的軍事壓力和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而掀起了第二次造艦高潮;海灣戰爭、科索沃、阿富汗戰爭後,特別是伊拉克戰爭後,中國認識到了海軍對打贏現代高科技局部戰爭的重要作用,為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的完整,而推出了第三次造艦高潮。

  文章說,中國的第三次造艦高潮,與中國安全環境的變化、世界新軍事變革息息相關。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來自海上對我國的挑戰、威脅與日俱增。馬島海戰等世紀之交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現代海、空、陸、天、電全維戰爭中,海、空軍和戰略導彈部隊的地位作用直線上升。

  在改革開放後,中國造船工業採取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發展模式,已為藍水海軍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建造萬噸級排水量的大型戰艦已不成問題。2006年11月,美國前太平洋艦隊司令拉夫黑德上將訪問中國,他曾表示,自他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首次接觸中國海軍以來,中國海軍能力已大大增強,進入“藍水”的能力是顯而易見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