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官媒:中國“鍵”指三軍初步顯威海戰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31 12:11:18  


資料圖:南海艦隊新型戰艦群。
  逐浪潮頭龍虎嘯,縱兵海天礪劍鋒。
  
  鎖定未來海戰場,海軍廣泛開展多途徑練兵實踐活動,戰鬥力得到了大幅躍升。建軍80周年前夕,記者穿棱于萬里海疆一個個演兵場,體驗了海軍官兵面對現代戰場、依託科技提高戰鬥力的生動場景。

  從單打獨鬥邁向聯合打擊 
  
  憑海觀瀾———
  
  資訊技術在軍事領域廣泛應用後,提高了海上戰場的透明度,導致海上、空中活動的各種水面艦艇、潛艇、飛機受威脅的程度增大,而且這種威脅是來自全方位、多層次的。此種景況下,戰場前方與後方界限模糊,首戰可能就是決戰。任何目標都可能遭受敵人攻擊,任何方向都可能成為作戰空間,任何時間都可能遇到火力打擊,“孤膽英雄”再也難以適應未來海戰場,而聯合作戰能夠發揮諸軍兵種的總體協調,靠整體的力量贏得戰爭。為適應現代化戰爭的客觀要求,海軍各部隊積極適應,不斷加大多兵種聯合訓練的力度、不斷創新聯合打擊的戰術戰法,萬里海疆空中戰鷹呼嘯、海上戰艦遊弋、地面鐵流滾滾,艦機協同、艦潛聯合、多編隊多編成聯合出擊如火如荼……
  
  連線演兵場———某海域,海風蕭蕭,波譎雲詭。看似平靜的海面上,暗藏“殺機”。
  
  中午時分,海軍某潛艇支隊一場對抗訓練激戰正酣。令記者耳目一新的是,訓練中,始終有兄弟潛艇伴隨左右,攜手上演互相引導、協同打擊的一場場“活劇”。
  
  部隊長周煦明告訴記者,過去潛艇訓練大都以單艇實施為主,單打獨鬥,戰法單一。如今,多艇聯合訓練、多兵種協同訓練成為現實。
  
  置身潛艇部隊訓練場,海空立體的訓練令記者眼界大開:空中戰機呼嘯,海面戰艦犁浪。某海域,面對藍軍反潛兵力的拉網式搜索和精確打擊,支隊官兵採取多種手段避“敵”鋒芒。數分鐘後,編隊指揮艇接到紅方岸基雷達和海空偵察部隊傳送的資訊,號令水下各艇打擊位於“經度X、緯度X”水面目標。水下,各艇快速佔據攻擊陣位,形成攻擊陣勢。目標偵察、電子干擾……官兵們隱蔽實施作戰準備、接連發起突擊。刹那間,數枚雷彈直擊目標。面對“戰果”,支隊參謀長石國祥感慨地說:“潛艇部隊實現從單艇訓練為主向複雜條件下多艇聯合訓練的新跨越,使打擊效能明顯提高。”
  
  多艇聯合訓練難度較大,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為使多艇聯合訓練取得預期效果,這支水下勁旅先後攻下了一道道技戰術難關。為獲取最新訓練資料,指揮員與專家數次隨艇出航;為了突破水下聯絡障礙,狹窄“鯨腹”內的官兵們數十晝夜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展開攻關。經過艱苦摸索,他們全面掌握了資訊獲取、處理等關鍵環節,突破了一些資訊化條件下聯合訓練的“瓶頸”。近年來,從南到北,從近海到遠洋,該潛艇支隊在一次次實裝訓練中羽翼漸豐。
  
  從單艇訓練到複雜條件下多艇聯合訓練,體現了積極推進軍事訓練轉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記者翻開該支隊的訓練計劃表看到,他們一改單艇“遊擊”的傳統訓法,在提高遠距離聯合機動能力上搶佔主動權。從技術訓練向戰術訓練拓展,從各要素分散訓練向全系統集成訓練拓展,從簡單戰場環境下訓練向複雜戰場環境下對抗訓練拓展,使潛艇部隊指揮控制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聯合打擊能力和綜合訓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潛行在暗流湧動的某海域,業務長錢忠明自豪地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支隊水下聯合訓練打擊成功率達到優秀標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