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對華整機出口已結束 蘇30由國産機取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3 09:29:15  


中國空軍蘇式戰機機群緊急出動。(資料圖)
  從三國軍貿演變看俄航空企業與中印關系

  中俄關系與中俄軍事合作一直是西方媒體永遠熱衷的話題。如今,俄羅斯與中、印之問新的軍事合作動向已經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本刊綜述相關報道,幷非贊同的觀點和說法,亦非證實其內容,僅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本刊記者 征途

  繼去年美國華盛頓著名智囊機構哈特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理查德‘韋茨撰文指出中俄軍品交易正處在“十字路口”之後,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又在其最近出版的刊物中表示,中俄之間在航空領域的軍貿合作已呈現“頽勢”,而鄰國印度已經取代中國成爲了俄羅斯航空企業的新寵。對于這一現象,《漢和》主編平可夫認爲是,隨著中國航空工業的飛速發展以及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發能力的顯著增强,俄羅斯的航空産品已經明顯缺乏原有的吸引力。而印度由于自身航空工業水平較低,對外購産品的依賴程度較大,因而與俄羅斯越走越近。

  ◎蘇霍伊對華整機出口已經結束

  理查德·韋茨在其撰寫的標題爲“處于十字路口的中俄武器交易”的文章中聲稱,中國已經開始從購買完整的俄制武器平台轉向進口更多的軍事技術、子系統和其他關鍵的零部件,幷將其運用到自己獨立設計的武器系統當中。而目前的種種迹象似乎已經驗證了他的觀點。

  據《漢和防務評論》最近透露,中俄兩國航空領域的軍事合作目前已進入停滯狀態。此前中國方面表示要追加生産蘇一27SK的合同截至2007年2月幷未簽署,而新一批蘇-30MK2的追加訂貨也沒有被確認。這可能意味著今年中國向俄羅斯定購上述裝備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低。在傳說中的殲一11B國産化大幅度提高後,原定95套組件的追加定購計劃似乎也已經被修改。

  此外,巾國方面還可能會在殲一11B基礎上發展中國版的蘇一33,這就意味著今後蘇一33在中國也很難打開銷路。從中國今年僅僅從俄羅斯進口180台AL31F發動機的舉措上判斷,中國大量購買俄羅斯戰機整機的時代已經結束。

  其實俄羅斯方面很清楚,與整機采購相比,中國顯然對俄羅斯的高新技術轉讓更感興趣。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中國在蘇一27SK戰機上改進而來的殲一11B已超越俄羅斯産品。而蘇一30MK2在第一批交付後,第二批一拖再拖,也是由于中國方面已經發現,蘇一30MK2完全可以被國內研制的戰機所取代。

  曾經引人矚目的中俄軍備交易爲何嘎然而止,一時間衆說紛紜。一位從來不願意過多評論俄中軍售問題的俄羅斯航空工業高級官員在印度對《漢和》記者表示,其他國家,如印度、印尼等都非常自豪地公開宣傳自己購買的俄式飛機,但只有中國不同,對此他表示十分不理解。他坦言,與中國的合作“很不容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