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海軍興衰啓示:重點搞好“撒手鐧”裝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5 09:18:40  


俄羅斯海軍航母戰鬥群海上編隊。(資料圖)
  俄羅斯海軍在30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有過輝煌,也幾經衰落。這其中有主觀因素,也與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客觀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回顧俄羅斯海軍的發展進程,分析其得失對我國海軍的建設與發展會有所啓示。 

  一、强烈的海洋意識是俄羅斯海軍從內陸走向近海的內在因素 

  20世紀之前俄國海軍的曆史,實質上就是俄羅斯帝國極力向外擴張、千方百計尋求出海口的曆史。它的曆史通常是從彼得大帝時代開始算起。彼得一世雖然占有廣闊的陸上疆域,但他强烈地意識到,不控制海洋,就不可能走向世界,于是積極地奪取出海口。彼得一世深知,要奪取出海口,沒有一支强大的海軍是不行的。他認爲:“只有陸軍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而同時也有海軍才是雙手俱全的人。”在這位君主統治下,俄國建立了其曆史上第一支正規海軍——波羅的海艦隊。經過長達21年之久的“北方戰爭”,俄羅斯最終奪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取代了瑞典成爲波羅的海的霸主,從一個內陸國家一躍變成了一個瀕海大國。沙俄實現了海外擴張計劃的第一步。 

  俄國雖然打開了通向西方的波羅的海的通道,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沙俄向外擴張的野心,因爲波羅的海東岸各港口,緯度太高,每年大約有半年時間處于冰封狀態而不能通航。而且當時世界海上第一强國——英國的艦隊縱橫馳騁在波羅的海內外,使沙俄海軍很難向外跨出一步。這些使得沙皇感到不滿和惱火,于是他極力想開辟一條通向地中海的出路。但隨著彼得一世的去世,俄羅斯上層統治集團失去了對海洋的興趣,1741~1743年的俄瑞戰爭已明顯暴露出俄國統治集團不重視海洋、忽視海軍建設和發展的問題。此戰以後,沙俄海軍的衰敗日益加劇,俄國也逐漸喪失了海上大國的地位。 

  新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上台後,繼承了彼得一世衣鉢,積極推行擴張主義,特別是海上的擴張。她的“名言”是:“假如我能活到200歲,歐洲全部就會落到俄羅斯統治之下。”葉卡特琳娜二世統治時期是俄國海上擴張的重要階段,是俄國海軍發展的黃金時代。在此期間,俄國重建了黑海艦隊,打了兩次俄土戰爭。在杰出的海軍將領烏沙科夫的指揮下,沙俄海軍在黑海牢牢地控制了第二個出海口,俄羅斯海軍迎來了又一次鼎盛時期。

  二、對潜艇和海軍航空兵的重點建設是俄羅斯海軍從近海跨向遠洋的直接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