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99式坦克:東亞最强第三代主戰坦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0 10:29:21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在剛剛推出第二代坦克時,中國內部對于第三代坦克采用西方化設計還是保持蘇聯風格的發展路綫展開討論。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使用蘇式裝備,其道路交通建設規範都采用蘇聯標准,采用西方設計的坦克會有重量過大的問題。但中國已經開始應用來自西方的坦克技術,某些技術比獲得的T-72坦克的技術還要先進,重新研制會浪費時間和資源,討論雙方因此爭執不下。1984年夏季中國正式確定第三代坦克發展路綫:仍采用蘇式設計研制中國第三代坦克,1989年春季正式簽約研發。 

  該型坦克完全由中國自行研制,在1998年開始少量生産幷參加了1999年的國慶閱兵典禮,型號定型爲99式主戰坦克。定型後,中國的坦克科研機關繼續展開研究,提升99式主戰坦克的性能,其改進量産型被稱爲99式改(99G)主戰坦克。 

  初期型號99式主戰坦克的單價約190萬美元,雖然是曆來最昂貴的中國制坦克,但比起單價超過250萬美元的M1主戰坦克與超過300萬美元的“豹”2主戰坦克(均爲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報價),該坦克的造價僅略高于蘇聯出口型坦克的150萬美元,算得上是相當廉價的坦克。只是隨著人民幣的升值,新生産的99式主戰坦克的美元報價可能會快速飛漲。 

  中國目前具備研制主戰坦克各分系統的能力,但分析99式主戰坦克的設計思想與裝備配置,屬于典型的俄式坦克。該坦克强調低矮窄小的外形輪廓與較輕的重量,不重視車內人員的舒適度與裝備配置的安全性,雖然有較難被發現、需保護範圍較小、被擊中概率較低的優點,但也有遭擊中後容易人車俱毀的缺點。

  火力性能 

  99式主戰坦克的車內配置與T-72主戰坦克大致相同,全車共有3名乘員。主要武器采用俄羅斯授權生産的125毫米滑膛炮,與T-72坦克配備的2A 46M型滑膛炮完全相同,搭配自動裝彈機,能發射炮射反坦克導彈,彈藥基數41發,通常有4發是反坦克導彈,中國宣稱該炮的制作工藝高于俄制原有系統,性能更優异,最大射速爲8/分鐘。當自動裝彈機出現故障時可人工裝彈,此時裝填速度降爲1-2發/分鐘。發射傳統的坦克炮彈時,有效射程爲2~4千米,與西方坦克炮的射程相當。發射炮射反坦克導彈時,其射程可達4~5千米,相對西方坦克具有較大的射程優勢。 

  在使用的炮彈方面,中國除獲得授權生産俄系炮彈之外,還采用西方技術制作鎢鋼或貧鈾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新型穿甲彈的性能優于俄制炮彈,據稱最新産品可在2 000米距離上擊穿850~970毫米厚的垂直鋼裝甲,比西方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的同類産品(如M829A2或DM53炮彈)高出5%~20%。不過,即使忽略中國與其他國家測試標准不同的問題,與德、法的120毫米炮彈相比,采用分離裝藥的125毫米炮彈,受限于裝彈機的彈艙長度,炮彈長度不能超過0.7米,而德、法炮彈的長度約爲1米,使得中國制炮彈的未來穿甲性能提升的潜能較低,僅相當于德、法等國産品的70%。 

  在火控系統方面,99式主戰坦克裝有車長與炮長獨立觀瞄裝置與熱像儀,加上先進的數字化火控與導航系統,偵測距離號稱可達7~9千米,惡劣氣候條件下仍能達到3~4千米,行進間對2000米外目標的首發命中率達85%,車長具有超越射擊能力,雖然相關條件不明,這些數據已達到國際上戰後第三代坦克的水准,但行進間命中率比之西方先進水准尚差一籌。99式與M1A2、“勒克萊爾”等西方坦克相比,技術差距最大的地方是戰場戰術情報資料鏈與整合顯示方面,在戰術協調方面較爲不利。 

  防護性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