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最新蒼龍號潛艇服役 性能直逼核動力潛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4 09:52:47  


 
  主要任務是“破交”和“刺探” 

  《青年參考》報道,戰後40年來,日本共建造了9個級別的潛艇,平均不到5年即推出一級。而且更新速度也快得驚人,一直以每年退役1艘舊艇、服役1艘新艇的方式更新換代。目前,日本海自共建立6個潛水隊,分隸兩個潛水隊群,即第1、3、5潛水隊隸屬第一潛水隊群,第2、4、6潛水隊隸屬第二潛水隊群。第一潛水隊群駐扎日本東南部的吳港海軍基地,第二潛水隊群駐扎東北部的橫須賀海軍基地。 

  從技術上看,日本當前最先進的“蒼龍”級和“親潮”級潛艇都集中在第一潛水隊群,其矛頭明顯指向亞洲大陸上的中國海軍。 

  這絕非危言聳聽,據英國《簡氏情報評論》介紹,潛艇不僅是有效的“破交作戰”(SLC,指襲擊敵方交通補給線的作戰)工具,也是最隱蔽的情報搜集平台,“蒼龍”號完全能用於海底地形繪制和水文資料統計,甚至能對海底電纜展開監聽。 

  3月初發生的“中美南海對峙”事件,已經證明公開而具有挑釁性的水面偵察缺乏保密性,而隨著美國將大量核潛艇部署到太平洋,再加上日本新潛艇不斷裝備部隊,這種“來自水下的刺探”,將成為中國海軍必須認真對待的課題。 

  中國“長纓”能縛“蒼龍”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載文分析,中國海軍現有核潛艇與常規潛艇的數量僅次於美俄。儘管大部分潛艇並不很先進,但以其整體規模加上反潛作戰的困難,西方軍事觀察家認為,中國潛艇部隊是一支“寂靜而致命的水下艦隊”。 

  五角大樓認為,中國海軍新裝備的“宋”級、“基洛”級潛艇,有能力在距美航母8000米外發起魚雷攻擊,而美軍反潛聲呐所能識別的最佳距離,要小於中國潛艇最大攻擊距離。 

  日本軍事專家平鬆茂雄也認為,在各國海軍界有這樣一個公理——發現潛艇要比隱蔽潛艇困難得多,潛艇是最容易改變海戰力量格局的武器。 

  正是基於以上對中國海軍壯大的擔憂,美日海軍近年來積極投入潛艇建造,並將演習課目更側重於實際反潛作戰,同時加強兩國反潛合作。

  目前,美日都將海軍力量集中在日本西部沿海,力量輻射半徑正好達到中國大部分沿海區域。其中海自一半以上的主戰艦艇和3/4的反潛作戰飛機,布署在橫須賀和佐世保基地。海自在佐世保布署重兵,可直接威脅整個華北港口的安全。而駐日本的美軍艦隊也大致分布在這兩個港口,可見美日已將聯合海上作戰放到實際操作的層面上。

  分析人士認為,不斷裝備新型潛艇以及水面戰艦的中國海軍,完全能夠“長纓在手”縛“蒼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