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新型戰艦採耐高溫甲板 具起降F35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8 15:40:50  


日海自新型DDH。
 
  然而,西原雅史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當年建造了“日向”號DDH的“娘家”——石川島播磨重工造船廠網站在介紹該艦“生產用料”一欄中,明確有“帶循環冷卻水管的耐高溫、高強度大型平面鋼板”的內容。毫無疑問,這是用來製造“日向”號飛行甲板的材料,如果只用來供直升機起降,則不必用如此高檔的材料。至於說“飛行甲板太薄”則更不靠譜,石川島播磨重工造船廠自己承認,“日向”號的甲板硬度可承受總重超過30噸的MH-53E掃雷直升機起降,總重僅20多噸的F-35B戰鬥機何來“不適應”?關於西原雅史提出的“升降機起重能力不足”的擔憂,日本《世界艦船》雜誌早就說,“日向”號甲板正中央的兩部大型升降機都達30噸級,顯然不僅是為直升機而準備的。 

  是發展航母的“技術墊腳石” 

  就日本追求完美的民族性格而言,任何一項重大軍備投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從艦艇用途來看,日本服役或在建的DDH在近期可能不便於馬上“變臉”為航母。因為迄今為止,根據《日美安保條約》所規定的任務,日本海上自衛隊作為美國第7艦隊的“輔助性力量”,執行作戰強度略低一些的“封鎖與保交”的戰略,以封鎖對馬、津輕、宗穀三海峽和保衛1000海里交通線為主要任務,其作戰樣式一是反潛護航和掃雷,二是封鎖海峽。這就決定作為未來日本四大驅逐艦隊旗艦的DDH定位,也不脫於過去日本反潛載機驅逐艦的角色,它最多可搭載16架直升機,使整個編隊在執行反潛作戰任務時,艦隊司令手上會有更多直升機在空中巡邏。 

  總體來看,DDH應被視為日本發展航母的先聲,而非“日本第一代航母”。在2000年日本內閣會議批准《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時,就確認下一代DDH“保留裝備固定翼飛機的潛力,但當前僅以搭載反潛直升機為主”,日本防衛省也多次表示沒有為海上自衛隊引進噴氣式垂直起降戰機的計劃。分析人士認為,外界對DDH的“航母定義”實際上說出了日本防衛省心裡的真言——DDH的確具備航母的一切外部特征,但在現有國際格局下,它只能成為“東亞第一航母”的一塊“技術墊腳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