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二炮老式導彈整修後精准擊毀千里之外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6 10:37:05  


資料圖:二炮老式彈道導彈。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導彈武器系統如同商品,也有保質期。那麼,服役期滿的老裝備,怎樣“寶刀”不老,二度“回春”?

  科技日報報道,近日,某試驗基地。一枚枚導彈精准擊毀目標,標誌著由二炮裝備研究院自主整修的某型導彈取得圓滿成功。二炮裝備研究院某所所長孟濤告訴筆者:“我們整修的老裝備煥發了青春,提升了戰鬥力,打出了最好成績。”

  打破常規走新路

  以往,大批量的裝備整修,一般是地方唱主角,目的在於恢復技術性能。二炮裝備研究院型號總師吳明強多次組織裝備整修,他經常琢磨:國外某些導彈已經是服役多年的“老壽星”,不僅體力不衰,還老當益壯,“回春”秘訣何在?深入研究發現,它們的訣竅在於外科手術,主要是通過“器官移植”,更新關鍵武器系統,使老裝備返老還童。之後,他們開始側重做這方面的技術儲備。

  那年,二炮決定由二炮裝備研究院技術牽頭,完成某型導彈的整修改制。作為技術負責人吳明強,在欣喜同時,壓力也隨之而來,畢竟是第一次以軍方為主整修改制。我們的技術力量能否勝任這項工作?改出的裝備能否提高導彈性能?一大堆問號漲滿他頭腦。

  困難再大也要克服。孟濤和吳明強帶領大家,趕赴隱秘的彈庫采集貯存備件性能變化資料,確定易老化部件。到遠在深山的作戰部隊,調取導彈“戶籍”信息,過濾精煉各種測試數據,提取部件易損系數,掌握每一類材料壽命原始數據,收集整理出詳盡資料。

  通過一年多的調研分析,整修方案初步成形。評審會上,有專家對導彈控制系統改進方案提出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原技術是成熟狀態,新技術未經飛行試驗,不敢肯定,評審現場一度爭論激烈。這時,早有準備的控制專業負責人謝曉旭,按事先擬定的可行性報告,對提出的問題,用分析數據和實驗結論一一作答,各方專家被他征服,最終投了贊成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