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智庫:中國預警機雷達技術領先美整整一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1 11:46:48  


 
  海上C4ISR挑戰 

  解放軍海軍歷來都很依賴其射程為1500海里的H-6D轟炸機編隊,為水面艦隊提供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海軍此舉是仿效前蘇聯和北約冷戰期間的學說進行的。然而隨著解放軍理論朝“第二島鏈”戰略的轉變,這種情況正日益發生變化。在“第二島鏈”戰略中,解放軍海軍和空軍將擔負控制一個更大地理區域的責任:即從馬里亞納群島、經澳大利亞北部到安達曼群島這一孤形地帶。 

  文章稱,DF-21反艦彈道導彈、諸如 DH/CJ-10及C-602等現代巡航導,以及解放軍海軍攻擊機SU-30MK2、JH-7和新型 H-6K等戰機所掛載的一系列反艦巡航導彈,都要求C4ISR精確且及時地提供有效支持,以打擊敵軍的海上部隊。 

  迄今為止,中國的海上C4ISR模式都是仿效蘇聯冷戰時期的思想構建而成的,這表明中國這個陸上強國正試圖保護其易受攻擊的海上航線。然而,與蘇聯不同,中國對海上進口能源和原材料的嚴重依賴,卻為自己增添了一個額外的弱點,而西方強國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文章指出,蘇聯最初執行海上ISR任務時,使用的是配備有遠程水面搜索雷達的 圖-16K“獾”C/D和圖-95RT/142 “熊”D/F遠程飛機,它們所安裝的數據鏈能夠將海上目標的坐標信息傳遞給配備有反艦巡航導彈的飛機、水面艦和潛艇。後來,由於美國海軍增大了其航母戰鬥群所使用導彈射程和戰鬥機防禦範圍,因此蘇聯便部署了海上空間偵察和定位系統(SMKRIT)、雷達海洋偵察衛星(RORSAT),利用“閃電”衛星通信下行鏈路,向海上攻擊平台傳遞目標數據。 

  文章稱,中國目前正在沿岸部署一些超視距地波(OTH-SW)和超視距反向散射(OTH-B)雷達系統,從而為其軍隊提供ISR能力,以應對地面運輸系統和飛機。與沿岸微波雷達相比,該系統的偵察範圍雖然廣泛,但卻受限於大氣條件且通常缺乏定位末端制導武器所需的精確性,因此它能為“第二島鏈”提供有效的ISR警戒能力,而不是支持空中及導彈攻擊所需的精確定位能力。 

  “第二島鏈”戰略的貫徹執行必然會促使解放軍海軍發展ISR定位能力所需的遠程無人機、飛機和衛星,而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通信系統則很有可能用於提供C3能力,以支持飛機、無人機和戰艦海上攻擊行動。 

  五角大樓已經證實,中國的遙感衛星項目具有雙重用途能力,具有此種特點的衛星有:遙感-1、-2、-3、-4和-5,海洋-1B,以及CBERS-2和-2B衛星系統。計劃中的HJ-1C 和 HY-3高分辨率雷達成像衛星將具備巨大的潛在雷達海洋偵察(RORSAT)能力,即便此種能力不足,其也至少可以為將來的軍隊的RORSAT提供技術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