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歐洲經濟危機下的“法德聯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6 10:47:04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刊文《歐洲經濟危機下的“法德聯姻”》。文章說,歐洲和平統一和政經一體化的龍頭“法德聯姻”日益出現不諧和音。然而歐盟畢竟還沒到達“大限”關頭,法德聯姻還積累有很大的共同利益交集,這對“患難夫妻”在可預見的未來尚不至於“各自分飛”。不過,法德同床異夢無疑是歐洲大一統進程的顯著挫折。文章摘編如下:

  希臘政府的主權債務危機,直接威脅到歐元作為歐洲統一貨幣的可持續性,成為歐盟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從各種跡象看,這場噩夢遠未結束,例如葡萄牙政府債券的信譽檔次,剛剛被華爾街穆迪公司連降兩級,進一步加深了歐元面臨的嚴重挑戰。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這場危機之中,戰後歐洲和平統一和經濟政治一體化的龍頭——“法德聯姻”之間,日益出現不諧和聲音,甚至“散夥”的流言,頗有點中國古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應驗。

  法國《世界報》新近一篇有關社論,劈頭第一句就是“法德關係日益緊張”,《費加羅報》採訪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也單刀直入質詢“法國是否為了挽救法德聯姻的必要而付出過高代價”?德國《世界報》也指出,德法兩國在債務危機和歐盟政策上的分歧“達到了多年未見的程度”。

  這一局面還表現在領袖之間的個人關係上,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之間本來就沒有太多交誼,年來的歐洲債務危機更增加了兩人的歧見,導致日益冷淡的個人關係。尤其是上月初,在專程採訪的法國記者團已經到達柏林機場後,薩科齊和默克爾間的一場峰會突然被臨時取消,突顯了高峰關係的惡化。

  據德國傳媒透露,默克爾在最後一分鐘取消這次峰會,旨在報復薩科齊早先與南歐各國“合謀”,以突然襲擊和不惜法德軸心散夥的政治訛詐,強迫柏林同意以德國支撐的歐盟公款解救“豬玀四國”主權債務,從而解救了持有大量這些政府債券的法國銀行。

  法德文化差異的經濟效果

  法德關係緊張化,有政治和經濟利益上的深層原因。兩國分歧的最大“結構性動因”,是長期以來,法國的經濟發展與西南歐“豬玀四國”類似,主要靠消費增長刺激,並且導致無節制的政府開支和債務;而德國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製造業出口,朝野都以勤儉節約著稱。這裡的事實是在法德兩國推動了半個多世紀的經濟一體化之後,兩國人口之間依然存在顯著的“享樂”和“勤勞”社會文化差別。

  文化和利益差異導致兩國對歐盟未來方向的重大分歧。薩科齊主張加深歐盟15國核心的一體化,作為共同防範和解救歐元危機的長遠策略,說穿了有進一步將德國這一大施主拉下水來“均貧富”的用意。默克爾則不以為然,而強調建立和加強歐洲各國必須遵守的“財務紀律”,以避免德國納稅人繼續成為替歐盟買單的冤大頭。

  法德分歧的明朗化還有精英階層的歷史“代溝”因素。最早建立“法德煤鋼聯營”而開創歐洲一體化過程的兩國政治領袖,親身經歷了法德百年世仇的慘重危害。此後繼續推動歐洲統一的兩國領袖都,對這一世仇的惡果記憶猶新,而且在兩德統一之前,西德朝野背有重大的二戰歷史責任包袱,在法德聯姻中始終以歐洲共同利益為重。

  兩德統一和老一代領袖退出政治舞台,顯著改變了上述局面。德國不僅變成無可爭議的歐洲經濟老大,也日益成為政治大國。尤其是大部原屬普魯士的東德地區回歸,顯著改變了天主教多數的西德主導的宗教文化。默克爾本人就是信仰新教的東德人士,加深了法德兩國在“工作倫理”上的文化差異。

  德國逐漸走出二戰陰影、施展大國影響的例子,還有今年春季柏林公開抱怨歐盟的英籍外交主席阿什頓任命太多的本國人士,而沒有代表“共同的歐洲利益”。

  回顧中左的密特朗總統和中右的科爾總理、以及中右的希拉克總統和中左的施羅德總理任上,法德兩國在領袖層次始終維持了密切的政府合作和個人私誼關係,同屬中右的薩爾科齊總統和默克爾總理之間的冷淡關係更加矚目。

  這一局面還受到兩國領袖內政危機的刺激:薩科齊總統面對政治捐款醜聞的衝擊,而德國執政黨聯盟在地方選舉中不斷敗績,默克爾總理被不少人看作“五日京兆”。

  回到“夫妻本是同林鳥”比喻,歐元雖然面臨隱約的“生存危機”,歐盟畢竟還沒有到達“大限”(或“大難”)關頭,半個多世紀來的法德聯姻還積累有很大的共同利益交集,這對“患難夫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尚不至於“各自分飛”。然而法德之間的同床異夢,無疑是歐洲大一統進程的顯著挫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