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製造經歷“用工慌”“升值慌”雙重煎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6 10:41:13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作為亞洲最大的紡織面料生產和交易中心,浙江省紹興市每年需要100萬名來自外地的農民工。但是,今年紹興向偏遠貧窮的內地勞動力輸出大省招工時,卻第一次遭到了官方的拒絕。

  “這是歷史性頭一遭。”紹興市就業管理局副局長張浩說,“以前都是他們求著我們去招人,現在卻不歡迎我們了。”

  據新華網報道,張浩說,就業管理局每年都會要求企業上報用工需求,然後統一向四川、重慶這些地方的就業管理部門提供招工信息,由對方組織工人。多年來,民工輸出地和輸入地都把對接勞工作作為政府為企業和老百姓的一項服務。

  令紹興市就業管理局更為不安的是,四川等地就業管理部門還派人來長三角地區看望本省農民工。“名為看望,其實是來動員,目的是勸說外來務工人員能回去就業,因為當地也開始缺人。”張浩說。

  沿海製造業基地和西部地區開始爭奪勞動力。“當然願不願意回去還是看打工者,說到底其實就是工資待遇的博弈。”張浩說。

  2010年,紹興市勞動保障部門做過一次抽樣調查,75%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期望每月收入在1800元以上,包吃包住、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紹興大部分企業還不能達到這種要求。”張浩說。

  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企業主也開始擔心春節過後,有多少員工會回來。義務市就業管理局長黃允龍認為,關鍵在於企業提供的工資待遇和工人心中的理想水平差距太大,導致工人頻繁換工作或回家鄉另謀出路。

  “一個月少拿個四五百塊錢,我寧願回老家,因為除去各種花銷,最後剩下來的都差不多。”在鐵路杭州站,江西人劉向東明確表示明年不會再出來打工,“除非能賺到三四萬一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浙江諸暨是世界上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其生產的襪子占了全球的五分之四。諸暨鑫潤襪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駱放說,他理解工人們的想法,但是紡織企業的利潤已經在盈虧邊緣,漲工資的空間幾乎沒有。

  “2010年外貿形勢很好,訂單比上年多了30%,卻沒賺到錢,棉紗價格漲一倍、人民幣升值3%,哪有利潤給員工漲工資?”駱放說,“棉價現在穩定些了,但人民幣卻還在升值,我們都在觀望,不敢放手接單。”

  1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896,在前一交易日的基礎上大幅走高101個基點,續寫匯改以來新高。整個2010年,人民幣已經大幅升值3%,2011年開年不到半月,人民幣又經歷了連續升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