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總統大選狂打中國牌 美專家呼籲理性看待紛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2 11:25:51  


  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隨著11月6日美國總統大選日的日益臨近,現任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也都開足馬力展開最後的廝殺。在競選的最後關頭,雙方更是互打“中國牌”,相互攻擊對方的對華政策,那麼美國專家如何看待這些激烈的言辭?美國未來的對華政策是否真的會像總統候選人所說的那樣趨於強硬?就這些問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駐美國記者呂曉紅採訪了一些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

  從9月中下旬開始,共和黨與民主黨競相推出了新的廣告,相互攻擊對方對中國的態度。不過,我身邊的美國朋友都安慰我說,不用太在意,因為這是兩黨為大選撈取選票的老伎倆了。

  著名智庫布魯金斯中國所代理所長波萊克也指出,很顯然,兩位候選人認為他們可以藉此而獲得一些政治上的優勢,尤其是在象俄亥俄這樣重要的大選搖擺州,激烈的選情使他們要靠打中國牌來獲取選民的支援,“據我所知,任何一位最終贏得總統寶座的共和黨候選人都拿下了俄亥俄州。目前,羅姆尼在俄亥俄州的選情明顯落後,因此,他要將事態激化;而奧巴馬感覺到自己必須起來還擊。我個人認為這是目前這種激烈的大選氣氛所造成的,恐怕在未來的幾週內我們都不可能有一個理性的討論。” 

  而資深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何漢理表示,美國的對華政策不會真的出現象那些政治廣告所說的改變,“基本上每次一屆政府或者總統候選人說要改變對華政策,要對中國強硬,但到了最後,他們基本上都沒有改變過,或者這種改變持續的時間非常短。” 

  何漢理舉了前共和黨總統裡根和前民主黨總統克林頓的例子。裡根在1980年同卡特總統競選時曾揚言要跟台灣恢復關係,但當選後並沒有這麼做;而克林頓在1992年同老布什總統競選時也曾威脅說要取消給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他也曾一度將人權問題與貿易最惠國待遇掛鉤,但最終又推翻了自己。

  何漢理認,為無論誰當選,未來美中之間會有更多的貿易摩擦,但同時,美中關係又有極強的適應力,“我希望雙方能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解決爭端。這樣我們就可以有規則地進行競爭,而不至於爆發貿易戰。” 

  波萊克也呼籲美國的對華政策制定者們在大選之後應當有一個認真的思考,理性地審視同中國的矛盾,“這種將爭端激化,或者單方面採取措施迫使中國也單方面回應的做法,在我看來將極大地削弱全球經濟,給目前已經很不穩定的全球經濟再增加新的不穩定因素。如果下一任美國總統不能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戰略性的思考,我擔心我們會陷入一個非常麻煩的境地。” 

  波萊克表示,拋開競選手段,美中兩國的決策者們都應當從戰略的高度來認真審視美中關係,不僅僅是雙方在商業領域裡的摩擦,而是更廣泛領域裡的競爭與合作。(來源:國際線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