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產第一代導彈驅逐艦“銀川”退役(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9 09:16:20  


依依不舍。“銀川”艦機電部門詹曉鬆(右前一)、李德洪在擦拭著自己操作多年的機械設備閥門。
 
  時任國防科委主任的張愛萍將軍更是慷慨賦詩:“快馬加鞭快馬催,各負其責聽指揮,加強組織紀律性,捷報頻傳滿天飛。”

  此次任務橫跨50多個經度、4個時區,穿過40多個緯度,經過4個台風生成帶,中途不能停靠任何碼頭。這在當時來說,是對人民海軍遠航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人民海軍第一次衝出島鏈,駛入太平洋遠海。

  於是,在“銀川”艦的艦史上便有了這樣一組記錄:此次任務創海軍歷史三個第一,航行最遠——南太平洋,連續航行時間最長——36天,航海里程最多——9000海裡。

  1981年4月,“銀川”艦從青島某軍港出發,參加北海艦隊組織的遠航訓練,並擔任編隊指揮艦。在這次遠航訓練中,艦艇編隊遠航西太平洋,通過大隅海峽、巴林塘海峽、瓊州海峽、台灣海峽,途經南海、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海、東海,連續航行35天,航程約5000海裡,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

  2008年,服役32年的“銀川”艦又圓滿完成了奧運會、殘奧會安保任務。

  作為海上安全保衛指揮艦,“銀川”艦官兵用自己的敬業奉獻為奧運會築起一條安全可靠的海上防線。因出色完成任務,它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支援北京奧運、殘奧會先進集體”。

  與“銀川”艦相伴的日子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摸著僅剩的幾套儀器裝備,再看看艦首孤單的旗杆,淚水在韓銀川的眼眶裡打轉。這個和“銀川”艦有著同樣名字、又一道成長的老兵,在這艘艦上服役了25個春秋。他經常對身邊的戰友說:“這不僅是一艘戰艦,更是一個家,見證我們不斷向前的步伐。”

  從初出茅廬的新兵到被譽為“電子通”的技術尖子,韓銀川明白這艘戰艦給予他不僅僅是崗位。

  2000年以後,隨著“銀川”艦部分裝備呈老化趨勢,特別是電子裝備,問題更加突出。艦上某型雷達由於廠家解散、修理部門技術儲備不足、備件缺損等原因長期處於癱瘓狀態。面對被廠家宣判“死刑”的裝備,平時言語不多的韓銀川說:“我來試試。”

  攻堅的日子是艱苦的,韓銀川翻閱了幾十本裝備技術手册、線路圖,一根根的排查線路,有時一幹就是一天。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幾天的努力,該型雷達起死回生。當雷達修理廠的工人親眼看到設備正常運轉時,對韓銀川贊嘆不已。

  面對家人的勸說、地方企業的招聘,韓銀川從未動搖扎根部隊的決心。而今,“銀川”艦退役,是韓銀川軍旅生涯的重大轉折,他又一次選擇了留在部隊。

  “銀川”艦退役了,但“熱愛海軍、建設海軍、獻身海軍”的精神將被一茬茬“銀川”艦艦員牢記傳承,發揚光大。

  相關鏈接.銀川艦

  “銀川”艦即北海艦隊107號導彈驅逐艦,旅大級,由大連紅旗造船廠建造,1972年6月下水,1976年7月正式列編服役,1986年8月1日被海軍命名為“銀川”艦。該艦長132米,寬12.8米,最大排水量3250噸,航速32節。裝載兩座三聯裝“海鷹-2”導彈,兩座雙聯裝130毫米炮,4座雙聯裝37毫米人工操瞄高炮,4座雙聯裝25毫米炮;兩具12管固定發射器;120枚火箭深彈。(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