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軍區某師“戰地短信”引發深層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1 21:21:23  


戰地短信只是我軍在技術手段層面的創新和探索,而它卻帶來指揮方式等無形因素的變革。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解放軍報報道,5月31日,記者在南京軍區某師所屬某團看到這樣一段對抗演練錄影:“中軍帳”裏,只見“藍軍”分隊指揮官手拿手持機,輕點鍵盤,向指揮部發送一條短信,部隊位置瞬間在電子地圖上精確定位,電波載著“紅藍”雙方座標方位、作戰計劃和文書即時傳輸給炮兵分隊,在短短數秒內兵種間便完成火力協同……

  團長胡衛宏介紹說:“戰地短信只是我們在技術手段層面的創新和探索,而它卻帶來指揮方式等無形因素的變革。” 

  作為總部的試點單位,該師近年來不僅順利完成所有新型武器裝備的試訓任務,還創新了一批戰法訓法,在歷次的考核檢驗中成績優異,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裝備更新與戰鬥力提升為啥能夠實現同步?”當記者詢問師參謀長張平潯時,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師炮兵團與步兵分隊組織一場資訊化背景下的聯合進攻演練,任務下達後,團領導意識到,傳統的指揮方式進入這一戰場環境後,指揮效率低下、兵種協同性差,很難達成作戰目的。他們試圖打破沿襲多年的戰鬥力編成模式,啟用新研製的“戰術指揮系統”,探索以資訊系統為支撐的網路集成訓練,果然使作戰各要素實現了動態聯合和主動協同,演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總結講評會上,張平潯說:“武器裝備發展與戰法創新是良性互動的過程,資訊化戰爭必然要有與其相應的戰法,推進訓練轉變不能僅停留在有形的技術層面上,更要重視推進訓練觀念、訓法戰法等無形因素的轉變。” 

  黨委會上,師政委盛炳榮語重心長地談到:“過去我們在訓練上有思想誤區,以為更換了武器裝備就等於完成了訓練轉變;還有的同志畏首畏尾,不敢把改革的步伐向指揮流程、編制編組等深層次領域延伸。眼界能力有限,收效自然不大。” 

  “把訓練轉變引向深層次”這一新觀念的確立,猶如樹立起一個航標,引領該師不斷探索訓練轉變的新領域。過去,師裏派遣車輛都要靠人工填寫單子,逐層審批,費時費力效率低。這表面上看只是技術手段的滯後,但實質上卻折射出管理理念的差異。為加速改革裝備管理手段,裝甲團依託營區局域網,開發出“車輛管理系統”,只需網上輕點滑鼠,就可完成派車手續,而且全團的車輛狀況一目了然。團長顧學諒說:“管理機制改革使裝備快速拉動能力顯著提高,裝備保障方式更加趨向精確化。” 

  “調整編制、改革編組也是提高戰鬥力的有效杠杆。”隨著師黨委“一班人”轉變觀念,調整思路,一群多樣化、小型化的戰鬥分隊活躍在演兵場。師領導由此悟出一個道理:訓練中深層次因素的轉變不可小看。從有形到無形,隨著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指揮方式的與時俱進和管理手段的創新發展,必將拉動該師軍事訓練邁向全新的領域,推動訓練轉變朝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化方向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