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艦隊遙控實掃智能戰雷 實現四大突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8 09:53:44  


中國海軍新型掃雷艦。(資料圖)
  5月下旬,海上晨霧朦朧,危機四伏,東海艦隊某掃雷艦艇編隊在獵潛艇、護衛艇的掩護下,在“敵”戰雷封鎖區時隱時現、進出自如,不足兩小時就成功掃爆了隱匿在大海深處的兩枚戰雷,實現了海軍掃雷部隊的“四個突破”:即首次實掃某新型智能化戰雷;首次一次性掃爆兩枚不同引信工作制度的戰雷;首次實施艦艇遙控實掃戰雷;首次即時監控掃雷情況。 

  清晨,一陣急促的鈴聲劃破長空。“‘敵’方在我航道口佈設不明性質戰雷兩枚,上級要求我部立即派遣掃雷兵力實施疏通。”接到命令的某掃雷艦大隊隨即抽調主要作戰力量,由兩艦、三艇組成掃雷編隊,30分鐘後火速趕赴封鎖海區。 

  9時40分,在護衛艇、獵潛艇的掩護下,掃雷艦編隊安全抵達雷區。戰鬥警報響起,各掃雷艦艇按照先前制定好的作戰方案,迅速展開戰鬥隊形。聲納、雷達緊盯海面、水下的每一個目標。聲納室傳來報告:“我艦前方1海裏處,發現水下60米有兩個疑似目標。”經過多次的檢測,指揮所全體人員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可是兩枚高科技智能化戰雷,有著極強的抗掃性。 

  現代戰雷的種類繁多,不僅可利用艦艇航行時引起的物理場引爆,有些戰雷還具有抗掃能力,設有定時、定次裝置,能有選擇性地攻擊目標。掃雷艦發出的物理場雖然具有一定的傳播範圍,但智慧戰雷可以識別並過濾掃雷信號。這樣,智慧戰雷就可以避開掃雷艦的搜索,給掃雷爆破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2號艇採取電磁和聲頻同步掃雷。”指揮此次實掃戰雷任務的某掃雷艦大隊大隊長張建明下達了第一個戰鬥命令。2號艇發出的強大聲場、磁場等物理場對戰雷加以各種信號引誘,指揮員根據信號強度時刻變換掃雷具工作方式,而此時聲納室也不時地傳來雷距“1000米、800米、500米、300米”的報告。操縱2號艇的官兵心裏都明白,按照以往的經驗,到300米戰雷還未引爆,說明此種戰雷具有良好的抗掃性能,每前進一米危險性都在增大。是繼續前進還是撤出戰鬥,此時的張建明表現出異常的冷靜:“加大聲場、磁場強度,同時啟用次聲場進行非接觸掃雷。” 

  10時05分,在距2號艇左舷200米處,隱匿在大海深處的這枚狡猾刁鑽的智能化戰雷的引信終於被掃雷兵撬開了裂縫,水面刹那間噴湧起40多米高的水柱。 

  為了檢驗部隊的全體作戰能力,指揮所決定由某新型獵掃雷艦全程遙控子艇清掃另一枚智慧化戰雷。10時20分,子艇依靠排水量小、吃水淺、車舵合一、操縱靈活可靠等優勢,一步步逼近戰雷。指揮所則通過自行研製的掃雷信號監控系統,充分分析監測資料,改進掃雷方式和工作參數。“航速6節,掃雷具開機,獵掃雷艦遙控子艇準備非接觸掃雷!”指揮員最後下達命令,終於在距離180米時成功掃爆戰雷。(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