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加快建軍步伐 中國軍隊國際舞臺展示威武形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2 11:09:32  



  在國際維和方面。上世紀末期以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我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開始積極參與聯合國組織的國際維和行動。

  據統計,自1990年中國首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已參加過16項聯合國維和行動,共派出維和軍事人員5915人次,有8名維和軍事人員在執行任務中犧牲,數十人負傷。截止到2006年年底中國共有1487名維和軍事人員在聯合國9個任務區和聯合國維和部隊執行任務。其中,軍事觀察員和參謀軍官92人,赴剛果(金)工兵分隊175人,醫療分隊43人;赴利比里亞工兵分隊275人,運輸分隊240人,醫療分隊43人;赴蘇丹工兵分隊275人,運輸分隊100人,醫療分隊60人;赴黎巴嫩工兵分隊182人。中國軍隊積極參與這些國際維和行動,不僅充分履行了自己在聯合國的應盡之責,而且在國際上展示了我軍正義之師、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和普遍好評。 

  在軍控和防擴散方面。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和軍隊一直重視、支持和參與國際社會爲促進軍備控制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所做的努力及采取的行動。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複後,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軍控和防擴散活動。到目前爲止,中國簽署或批准了幾乎所有的國際多邊軍控條約,幷忠實地履行合約義務;爲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中國政府及軍隊積極支持聯合國在防擴散領域所做的努力,目前已參加了防擴散領域的所有國際條約和相關國際組織,建立了涵蓋核、生物、化學、導彈等相關敏感物項和技術及所有軍品的完備出口管制法規體系,實行嚴格的出口審批程序,確保了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技術的有效管控。 

  此外,爲進一步加强對外交往與合作,人民解放軍還積極參加中國政府組織的國際灾難救援行動,幷爲之建立了應急指揮機制,積極派員參加專業救援隊伍,提供器材和協助開展針對性訓練等。 
 
  職責使命的必然要求 

  開放建軍,是指一個國家的軍隊在自身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通過與外部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以促進自身使命和建設任務完成的一種狀態或過程。應當說,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史上,“開放性”曾是她的一個顯著特征。但由于衆所周知的曆史原因,這一開放建設的步伐在上世紀60、70年代遇到很大挫折,甚至一度到了“關起門來自己搞”的境地。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在改革開放大潮的催動下,這種“閉門建軍”的狀况才得以改觀。那麽是什麽原因使我們重新步上開放建軍的道路,幷且堅定不移地走到了今天呢?仔細探究,以下兩點不能不加以特別强調: 

  維護世界和平之需。當今時代,面對慘絕人寰的兩次世界大戰和把人類幾乎推向毀滅邊緣的“冷戰陰雲”,人類社會更加珍惜和平,呼喚和平,渴望和平。而要想實現幷維護和平,在一個一榮俱榮,一損懼損的“地球村”里,其中的任何一員都應負起相應的責任。顯然,作爲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有責任也有義務爲維護世界和平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發表的《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講話,就明確提出了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倡議。欲達此目的,在戰爭和武裝沖突依舊存在的今天,沒有軍隊的積極參與和介入是不行的。正因爲如此,建軍80年來,人民解放軍的職能使命不斷更新拓展,從戰爭年代的“戰鬥隊、工作隊、生産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保家衛國”,到新世紀新階段的“爲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爲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强的安全保障,爲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利的戰略支撑,爲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顯而易見的是,人民軍隊要想在維護世界和平上有新的更大的貢獻和作爲,不對外開放,不積極地走出去,參與聯合國組織的維和、反恐、防擴散等行動,以公開釋疑慮,以透明促合作,以參與解糾紛,以懾止扼沖突,是不行的。正如許多軍事專家分析指出的那樣:“中國在和平發展道路上越來越開放,軍隊也要越來越開放。只有開門建軍,軍隊才能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壯大人民軍隊之需。人類社會的發展曆史表明,“開放性”是一個系統保持生命力應具有的重要屬性。耗散結構理論就認爲,開放是自組織現象發生的重要條件。一個系統只有在開放的條件下,才能與外界不斷交換物質、信息和能量;只有源源不斷地從外界補充新鮮的血液,吐故納新,才能從原來相對陳舊僵化的狀態轉變爲一種時空上或功能上新的結構和狀態,從而實現組織的演化與發展,否則該組織就會失去維持生存和實現發展的源動力。同樣,軍隊作爲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要想發展壯大,也必須按照自身成長的規律,在積極和適度的開放中校正自己的坐標,鎖定前進的方向,找准壯大的路徑。因此,還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主席就發出了“積極爭取蘇聯援助、向蘇聯海軍學習”的號召。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經驗和教訓後指出,中國長期處于停滯和落後狀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步入新世紀新階段後,胡錦濤總書記又反複强調,我們一定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改革開放近30年來的實踐也證明,實行開放建軍,通過引進和利用國外的先進軍事理論及技術成果,幷加以消化、吸收,對推進有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實現軍隊現代化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